李钢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济宁学院美术系更多>>
发文主题:方以智绘画艺术画论画家艺术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艺术评论》《美术观察》《中国美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济宁学院美术系教师·作品选
《当代文坛》2019年第3期J0010-J0010,共1页董林 李钢 
铁笔作颖生 梨枣代绢素——从《十竹斋书画谱》看明末写意花鸟的世俗化
《中国美术》2011年第5期106-107,共2页李钢 
引言 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谱》首次采用版技术进行彩色印刷,在版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历来被世人所重视;而作为一部内容为写意花鸟绘画作品集的角度来看,该书却存在一定的世俗化倾向,其绘画方面的品位与价值明显偏低,与其版本的...
关键词:《十竹斋书画谱》写意花鸟 世俗化 
方以智画论浅说被引量:1
《艺术评论》2010年第12期73-75,共3页李钢 
方以智(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等,安徽桐城人。任道斌先生在方以智《传略》中称:"密之生平以气节自负,学问自许。晚年颇事接纳,且有骄矜之意。
关键词:方以智 画论 绘画艺术 画家 
拭去尘垢后的释然——关于后物质主义时代的精神分析
《美术观察》2010年第8期74-75,共2页李钢 
艺术家的创作依赖于本人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并由此去观看、探索世界的本质。19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到“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道路,不是...
关键词:后物质主义 精神分析 《艺术哲学》 物质世界 文艺批评家 艺术家 时代精神 19世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