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作品数:13被引量:12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北部净辐射土壤热通量青藏高原特性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沙漠》《太阳能学报》《山地学报》《高原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辐射强迫效应被引量:18
《中国沙漠》2010年第6期1477-1482,共6页郝丽 杨文 吴统文 赵剑琦 石广玉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06);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A21950)共同资助
在采用OPAC折射指数资料库和对数分布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和一个简单的概念模型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及全球直接辐射强迫值,分析了单相系沙尘气溶胶的消光、散射、吸收效率因子与粒径的关系,讨论了多相系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参...
关键词:沙尘气溶胶 效率因子 消光系数 单次散射反照率 非对称因子 辐射强迫 
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分析被引量:8
《高原气象》2010年第5期1238-1245,共8页郝丽 杨文 吴统文 石广玉 赵剑琦 谭燕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气候系统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与多模式的比较研究"(GYHY200806006);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亚洲沙尘的气候与环境效应研究"(2006DFA21950)共同资助
利用Mie散射理论、外混合模型、均匀球模型和分层球模型,分析考察了黑碳和硫酸盐的混合气溶胶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辐射特性和混合方式、容积含量和粒径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散射反照率和吸收效率因子对黑碳含量和混合方...
关键词: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 内外混合模型 辐射特性 
长江源区五道梁的大气质量状况被引量:1
《山地学报》2009年第4期411-417,共7页李韧 赵林 丁永建 杨文 季国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411504;2005CB42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26;40871037);中科院方向性项目(KZCX3-SW-34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
大气质量状况是研究大气对太阳辐射能衰减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江河源区五道梁能量收支站1993-09~1999-12的辐射观测资料及1993-09~1995-05 MS-120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计算了五道梁地区的大气浑浊度,分析了该地的大气质量状况。...
关键词:长江源区 大气浑浊度 透射比 紫外辐射 
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地表热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特征被引量:19
《山地学报》2007年第6期664-670,共7页李韧 赵林 丁永建 杨文 胡泽勇 季国良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动态过程及其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研究(404719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青藏高原地气系统能量收支的观测和模拟研究(KZ200311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
利用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地区实测的太阳辐射及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高原北部地面热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特征,定义了一个无量纲参量土壤热平衡系数k。结果显示:五道梁地区地表净辐射及地面加热场强度表现为夏季大,冬季小,地表净辐射累年平...
关键词:净辐射 地表加热场 土壤热通量 土壤热平衡系数 感热 潜热 
青藏高原北部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被引量:22
《太阳能学报》2007年第3期241-247,共7页李韧 季国良 杨文 赵林 丁永建 沈志宝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KZ2003111;KZ2003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26)
利用五道梁地区1993年9月-1997年12月TBQ4-1型辐射仪器的分光观测结果,对高原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五道梁地区PAR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叩值的日、月变化特征。五道梁地区叩值日变化冬季表现为早晚大、正午前后小...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太阳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利用温度及水汽压距平计算五道梁地区的紫外辐射被引量:2
《太阳能学报》2007年第2期113-118,共6页李韧 季国良 杨文 赵林 李述训 丁永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2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2003111;2003106);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前身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站)资助项目
结合常规气象资料,给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而且计算误差相对较小的紫外辐射计算方法,计算了五道梁地区的紫外辐射,给出了五道梁地区1957~2000年间的紫外辐射序列。分析发现:五道梁地区冬、夏季节季平均紫外辐射有减小的趋势,冬季减...
关键词:温度距平 水汽压距平 紫外辐射 
青藏高原有效辐射参数化被引量:6
《太阳能学报》2006年第3期274-278,共5页李韧 杨文 季国良 赵剑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kz2003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26)
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辐射平衡资料及五道梁能量平衡观测站的辐射观测资料,将水汽压、云量及气压作为独立的影响因子,同时引入了气温、地面温度、水汽压、云量、气压的平均量,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有效辐射的参数...
关键词:青藏高原 有效辐射 参数化 
40年来藏北高原五道梁地区地表加热场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5
《太阳能学报》2005年第6期868-873,共6页李韧 杨文 季国良 赵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26)
利用观测资料及相应的地面气象资料,给出了高原地区地面加热场一个较完善的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1957年1月~1993年8月的地面加热场.通过对藏原地面加热场分析发现:冬季地面加热场从1957~2000年间有一增大趋势;夏季地面加热场...
关键词:藏北高原 地表加热场 变化特征 
五道梁地区总辐射的年际变化被引量:18
《高原气象》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李韧 季国良 杨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 SW 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0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KZ2003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26)共同资助
利用实测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及地气温差资料,建立了月平均地气温差与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回归方程,并用该回归方程计算了五道梁地区1980-1993年共14年的月平均总辐射通量密度,分析了该地区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年际变化,发现该地...
关键词:五道梁地区 总辐射 年际变化 
五道梁地区土壤热状况的讨论被引量:17
《太阳能学报》2005年第3期299-303,共5页李韧 季国良 李述训 杨文 赵剑琦 周晓平 吕兰芝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站项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青藏高原能量平衡的观测与模拟研究的共同资助。
利用五道梁1994-1999年之辐射观测资料及0cm地温资料,结合五道梁附近的较深层的地温观测资料,从土壤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土壤导热率、地表净辐射、季节性冻土的融化深度以及2.0m地温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五道梁地区的土壤热状况。通过...
关键词:土壤温度梯度 土壤热通量 净辐射 季节性冻融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