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来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松辽盆地CO动力学背景成藏条件无机成因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地质科学》《资源与产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原型特征与控油作用被引量: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年第5期138-146,共9页李春柏 蒙启安 朱德丰 王凤来 金镇龙 陈均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01-001-00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2011E-1202)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经历了多期建造与改造.基于新2D和3D地震、钻井与实验分析资料,采用原型识别、断裂构造变形解析技术,对盆地原型、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泛火山盆地、早期伸展断陷盆地、中晚期...
关键词:海拉尔—塔木察格 原型盆地 断裂构造 油气规律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年第5期12-16,共5页李如一 王凤来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大中型气田盖层定量评价及断层封堵作用"(2011ZX05007)
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引入沉积转换面概念,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前缘带的青山口组一姚家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关键词:松辽盆地 西斜坡 坳陷期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快速勘探的实用地质—地震相结合配套技术——以塔南凹陷为例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11年第4期1132-1144,共13页王显东 贾承造 曹瑞成 蒙启安 张革 张宏 王凤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塔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编号:2008ZX05001-001-02)资助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圈闭目标的快速识别和优选,需要先进地质理论指导与地震技术应用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对塔南凹陷岩性油气藏快速勘探过程中使用的地质理论和地震技术进行总结,建立了一套复杂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快速探明储量规模...
关键词:断陷盆地 岩性油气藏 快速勘探 地质-地震技术 塔南凹陷 
松辽盆地多元构造系统要览被引量:14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第4期433-436,共4页刘德良 杨强 李振生 刘波 谈迎 杨晓勇 王佰长 王凤来 郑德山 孙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207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题(编号:2001CB209133)资助.
从大尺度构造系统上认识松辽盆地,有助于全面审视和重新评价油气成藏的展布规律。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松辽地区主要发育内蒙-兴安构造系和滨西太平洋构造系,其次有局域性的纬向构造和经向构造以及北西西向与北北东向共轭断裂构造。并探讨...
关键词:松辽盆地 构造系统 动力学背景 大尺度构造系统 
松辽盆地东北缘孙家窑地区碳酸盐岩接触变质带元素分配关系和CO_2定量释放被引量:3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第1期20-27,共8页李振生 刘德良 杨晓勇 谈迎 杨强 王伯长 郑德山 王凤来 孙占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1CB209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49794044)资助.
为了定量分析碳酸盐岩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CO2,研究了松辽盆地东北缘碳酸盐岩接触变质带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元素分配关系。认为碳酸盐岩接触变质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硅的富集和钙、碳的亏损,并且CaO、SiO2与ΣREE呈线性关系;随着变质程度...
关键词:接触变质作用 碳酸盐岩 递进变质反应式 元素迁移 
松辽盆地北部无机成因CO_2富集区带预测被引量:13
《天然气工业》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刘德良 杨强 杨晓勇 谈迎 李振生 王佰长 郑德山 王凤来 孙占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天然气项目 (2 0 0 1CB2 0 9133)成果。
为了探索无机成因CO2 成矿成藏的预测系统 ,选择松辽盆地北部为典型研究区 ,给定并探讨了CO2成矿成藏的六条预测原则和六项约束条件。其预测原则要求研究CO2 成矿成藏的构造环境、母源物质、动力因素、疏导通道、组织结构、演化序列等内...
关键词: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 CO2气 富集区带 预测 约束因素 成藏条件 
大庆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建立与发展被引量:1
《资源与产业》1999年第9期11-14,共4页薛维志 王永卓 王凤来 
大庆油田外围广泛发育着大面积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其特点是储层薄,横向分布不稳定,物性差,油层易污染,自然产能低。针对这种地质特点,通过开展技术攻关,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高分辩率地震勘探技术、油层保护钻井和完井技术、油层...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 薄互层油气藏 勘探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