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鹏

作品数:8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侵权法民法民法调整私权人权保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保险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人身保险问题探析被引量:3
《保险研究》2010年第3期103-108,共6页但淑华 白飞鹏 
当前,夫妻一方或双方作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人身保险在离婚财产分割中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笔者认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所得保险金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尚在保险期间的人身保险合同不能进行离婚分割,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主动进...
关键词:离婚 人身保险 财产分割 
私法原则、规则的二元结构与法益的侵权法保护被引量:25
《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白飞鹏 李红 
私法是由原则与规则组成的。侵权法对法益的保护途径有如下两种 :1.通过规则实现法益保护即以保护权利之名保护法益 ;2 .通过原则实现法益保护即以一般的立法条文制裁故意违反公序良俗行为。我们应该分析两种途径的利弊 ,确定我国侵权...
关键词:侵权法 法益保护 私法 公序良俗 保护法 法条 故意 二元结构 原则 规则 
论我国侵权法一般条款的立法模式——从一般条款对法益的保护考察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白飞鹏 
侵权法的一般条款 ,是指在成文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 ,作为所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基础的法律规范。侵权法一般条款对法益的保护方式 ,可以分为间接保护和直接保护两种。其中前者为大陆法系各国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 ,而后者则是德国法...
关键词:间接保护 侵权法 一般条款 立法模式 法益 直接保护 
对财产上法益间接损害的民法救济:保护与限制被引量:8
《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36-43,共8页马俊驹 白飞鹏 
财产上法益的间接损害 ,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财产上法益的损害 ,而这种行为与损害之间只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对于无合同关系的当事人财产上法益的损害 ,民法通过间接受害人向加害人请求赔偿财产价值损失的途径加以保护。而对...
关键词:财产上法益 间接损害 民法 法律救济 法益损害 无合同关系 合同关系 当事人 
商事法二题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55-56,59,共3页张秀全 白飞鹏 
近代商法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典化 ,在我国则因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而滞后 ,当前重要的工作是商法的普及和构建。民法与商法既是对立的、又是合一的 ,传统的“合一”或“分立”观念均极为片面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应受到重视。各国商法均...
关键词:商法 民法 商法体系 民商分立 民商合一 
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的侵权责任论纲被引量:14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23-31,共9页马俊驹 白飞鹏 
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 ,是指要约人从发出要约时始到收到受要约人的承诺时止这段时间 ,第三人以破坏双方缔约为目的 ,侵害受要约人承诺权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受侵权法调整。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行为 ,破坏了缔约法律关系 ,造成了受要约人“...
关键词:第三人 侵害合同缔结行为 侵权责任 侵权法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87-92,共6页胡仕湘 白飞鹏 
民法对受欺诈合同调整的特定思路是:维护意思自治,以意思表示是否自由、真实为判断合同效力的标准;区分欺诈行为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重在对受欺诈人损失的补偿。我国民法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规定欺诈合同无效,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合...
关键词:民法 合同 意思自治 欺诈 
试论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被引量:2
《现代法学》1998年第4期46-49,共4页胡仕湘 白飞鹏 
欺诈,是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对社会交易的正常运行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各个部门法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它进行调整,其中民法的作用尤为令人瞩目。民法通过对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之效力及其后果的规定...
关键词:欺诈行为 意思表示 合同当事人 民事行为 撤销权 意思自治 可撤销合同 受益第三人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