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渊

作品数:6被引量:8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质意义岩体锆石U-PB年龄岩石学特征岩浆混合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质力学学报》《矿产与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海南岛古生代弧状构造带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矿产与地质》2006年第3期232-236,共5页李孙雄 范渊 莫位明 吕嫦艳 
海南岛古生代弧状构造带发育于EW向九所-陵水构造带以北的广大地区,席卷中元古界至晚古生界,生成于海西期,并持续至印支期,控制了同期的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和沉积盆地西浅东深的古地理格局。通过对该弧状构造带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
关键词:区域大地构造学 古生代弧状构造带 特征与地质意义 海南岛 
海南岛鹦歌岭白垩纪红盆中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被引量:1
《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第3期387-392,共6页李孙雄 丁式江 范渊 吕嫦艳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401)项目资助
鹦歌岭白垩纪红盆中的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发育线理、面理和褶皱构造,具有拆离活动的运动学特征。变形差应力变化在27.2~66.2MPa之间,变形温度高于500℃。近垂直的挤压和近水平的伸展显示剪切带的形成与深部岩浆上侵...
关键词:白垩纪红盆 韧性变形 地质特征 海南岛 
海南岛抱板群内顺层侵位深熔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10期937-948,共12页丁式江 胡健民 宋彪 陈沐龙 谢盛周 范渊 
国土资源部百名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2097)资助
原划前寒武纪抱板群混合岩化长英质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顺层侵位于抱板群变质地层内的深熔花岗岩.采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SHRIMPII对深熔花岗岩的锆石进行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年龄为368±3.5Ma(信度95%,MSDW=1.23),这...
关键词:海南岛 泥盆纪 深熔花岗岩 岩相学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 U-PB定年 
海南岛琼中地区琼中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第2期227-233,241,共8页李孙雄 云平 范渊 周进波 
琼中地区琼中岩体为钙碱性的铝弱过饱和型花岗岩,具有壳源物质来源,岩石普遍发育定向组构,生成于同碰撞期-晚造山期.其锆石U-Pb年龄为226.5±2.9~234.2±2.3Ma,为晚三叠世.通过区域分析,认为海南岛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从西往东,具有由老...
关键词:岩体时代 地质意义 海南岛 
海南千家地区主要断裂带特征和控岩控矿作用分析被引量:5
《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第2期137-145,共9页李孙雄 莫位明 云平 范渊 
千家地区断裂带主要有NE、NW、SN向,力学性质为张扭性和压扭性,生成于燕山期。SN向断裂带形变和蚀变程度最强烈,以强烈富集Ag、Pb、Zn、Au、Mo为特色,元素分异富集能力极强,元素的分带现象较明显,其控矿作用较强。NE向断裂带元素含量波...
关键词:断裂带 控矿作用 地球化学 海南 
海南岛晚中生代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来自闪长质淬冷包体的证据被引量:15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第2期30-35,共6页云平 范渊 莫位任 周进波 
中国地调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2 0 0 1130 0 0 0 4 1)
对海南岛屯昌花岗闪长岩中的闪长质淬冷包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岩石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包体是由来自地幔的高温镁铁质岩浆注入地壳长英质岩浆混合而成 ,是深部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岩石学记录。它表明海南岛自中晚侏罗世以来发生...
关键词:海南岛 晚中生代 岩浆混合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闪长质淬冷包体 岩石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