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泉

作品数:21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山新杨嫩枝扦插污染移栽组培苗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防护林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嫩江生态经济型沙地治理模式建设
《防护林科技》2013年第6期67-68,70,共3页郑兴伟 赵凌泉 杨柏松 赵岭 郭承亮 王晓彬 
文章通过对嫩江沙地生态经济型沙地治理模式建设,充分发挥了当地生态经济效益高树种的优良特性,并通过林农间种、以耕带抚措施促进了林木生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模式。
关键词:嫩江沙地 生态经济型 治理模式 
齐齐哈尔地区钻天松引种与嫁接繁殖试验
《防护林科技》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郑兴伟 郑兴秋 赵凌泉 史绍林 
在齐齐哈尔地区与种源地气候条件比较基础上,进行了钻天松的引种,并针对其种子繁殖后代变异较大的特点,开展了用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齐齐哈尔地区引种钻天松是可行的。为了尽快培育大量的钻天松苗木,可以用樟...
关键词:引种 钻天松 嫁接 繁殖 齐齐哈尔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防护林科技》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史绍林 张东向 赵凌泉 周光辉 
对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百粒质量为64.66~66.78 g,直径为9.58~11.08 mm,长度为12.47~13.65 mm,含水量为11.78%~12.86%,生活力为93.76%~94.23%,萌发率9.62%~19.93%,通过测定认为文冠果种子存在一定...
关键词:文冠果 种子 生物学特性 
齐齐哈尔地区兴凯湖松引种试验
《防护林科技》2012年第1期74-75,93,共3页郑兴伟 郑兴秋 薛春 赵凌泉 
通过对兴凯湖松原产地和齐齐哈尔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比较,以及原产地自然地理概况的分析,在齐齐哈尔地区引种兴凯湖松,并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与当地的樟子松比较,兴凯湖松引种获得了成功,9年生兴凯湖松比樟子松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大5...
关键词:齐齐哈尔 引种 兴凯湖松 
文冠果组培苗生根与移栽试验被引量:3
《防护林科技》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李朝晖 史绍林 王全玉 张东向 葛金楠 赵凌泉 
通过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文冠果组培苗生根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 mg.L-1 NAA和0.5 mg.L-1的IBA,文冠果组培苗生根率达70%,根系生长健壮。从部分生根苗移栽效果上看,文冠果尽管生根困难,但移栽相对容易成活。
关键词:文冠果 组培 生根 移栽 
文冠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12
《防护林科技》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方有海 孙林 赵凌泉 徐连峰 史绍林 
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北方特有的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对文冠果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植物 文冠果 生态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移栽技术被引量:3
《防护林科技》2009年第1期121-121,共1页史绍林 徐连峰 吴波 赵凌泉 
文章介绍了移栽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的过程。包括移栽前的透气炼苗、移栽基质的配比与消毒、移栽技术和移栽后保温、保湿、防菌工作。为今后工厂化育苗,使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生产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新西伯利亚黑杨 组培苗 移栽技术 
新西伯利亚黑杨嫩枝扦插技术研究被引量:2
《防护林科技》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徐连峰 张玉华 史绍林 赵凌泉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B06B303-7J)
本试验对新西伯利亚黑杨嫩枝扦插与营养基质、插穗剪取部位以及不同插穗处理等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蛭石土为扦插基质成活率较高,生长量最大;扦插成活率与插穗是否带叶片关系不大;扦插成活率基本不受插穗剪取部位的影响,即使是...
关键词:新西伯利亚黑杨 嫩枝 扦插技术 
山新杨组织培养育苗的效益分析被引量:1
《防护林科技》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孙凤华 王殿文 赵凌泉 徐连峰 史绍林 
文章结合山新杨组培育苗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山新杨组培育苗的成本构成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山新杨 组织培养 成本估算 
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防护林科技》2008年第6期22-24,共3页赵凌泉 徐连峰 史绍林 吴长江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B06B303-7)
以新西伯利亚黑杨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再生体系。筛选出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1.0 m.L-1+NAA0.5 mg.L-1;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1/2 MS+6-BA0.6 mg.L-1+NAA0.25 mg.L-1;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
关键词:新西伯利亚黑杨 组培 再生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