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利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旅游资源生态经济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开发研究》《柴达木开发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青海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高原东北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初探——以平安县为例被引量:1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刘义花 赵宏利 苏建军 
青海高原东北部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分析了平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适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新型耕作制度体系,大力推广各种优化模式,集约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注重资源的保...
关键词:青海高原 平安县 农业 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生态旅游建设构想被引量:4
《青海科技》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苏建军 赵宏利 
本文分析了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推动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 青海 优劣势 生态旅游建设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构想 对策 
青海省宏观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z1期46-50,共5页刘义花 卓玛措 赵宏利 苏建军 王勇 
本文将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法应用于区域宏观经济分析。将青海省与西部部分省份的宏观经济指标构成研究序列,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第二产业总产值和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为系统特征指标,分别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对区域宏观经济指标进...
关键词:宏观经济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分析 
三江源生态经济区特色产业发展构想被引量:10
《开发研究》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赵宏利 
本文介绍了三江源区的区域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系统分析了该区发展特色产业的资源条件、限制因素 ,提出了该区今后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领域。
关键词:青海省 江河源生态经济区 特色产业 发展构想 
青海湖区旅游景点的等级划分及综合评价被引量:4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赵宏利 
青海省科技成果项目(96-049)。
本文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青海湖区旅游资源的潜力和条件等方面对该景区主要旅游景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青海湖 旅游景点 等级划分 评价分析 
西部大开发中柴达木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构想被引量:2
《青海科技》2003年第4期30-32,共3页赵宏利 陈修文 
本文对柴达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域旅游路线、景区布局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柴达木地区 旅游业 发展规划 产业布局 青海 
青海省发展“菜篮子”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浅析被引量:2
《青海科技》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赵宏利 
本文从资源条件、市场潜力、产业基础、技术保障及政策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提出青海省发展“菜篮子”产业既要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又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既要体现地区特色,更应具有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青海 “菜篮子”产业 区域比较优势 市场潜力 政策管理 
柴达木资源开发区的生产力布局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51-52,共2页赵宏利 
关键词:资源开发 生产力布局 青海 柴达木盆地 政策扶持 产业结构 
柴达木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及评价被引量:1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赵宏利 
关键词:柴达木地区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评价 
青海省环湖地区旅游资源概述被引量:1
《青海环境》1996年第1期27-28,共2页赵宏利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环湖地区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宗教寺院的特色以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环湖地区 旅游资源 青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