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森涛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学术治验太阴病《伤寒论》仲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国医论坛》《四川中医》《中医研究》《广西中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圣方治验录》学术经验研究——“血得水谷之精乃行”之我见
《国医论坛》2013年第2期52-53,共2页邓森涛 宋兴 
文章指出妇女月经生理功能的正常表达不能不加辨证地依靠温热药物的运用,营卫津一体流行,需要水谷津液的不断补充,要重视中焦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妇女月经正常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邹趾痕 《圣方治验录》 血得水谷之精乃行 
《圣方治验录》学术经验研究——对“女子血不宜凉”的批判
《国医论坛》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邓森涛 宋兴 
无条件地强调"妇人血不宜凉"是脱离辨证论治的偏见,其危害在于严重干扰了医生的正常思维,迷乱了治疗方向,导致滥用温热、殆误患者病情的后果。
关键词:邹趾痕 《圣方治验录》 血不宜凉 理论探讨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浅探张仲景伤寒杂病合论思想
《国医论坛》2012年第4期4-6,共3页宋兴 邓森涛 
伤寒与杂病虽然在概念上有着明确的区分,但是杂病与伤寒的临床症状常常十分相似,杂病与伤寒又常相兼而发病,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也要求伤寒杂病合论,再加上伤寒日久不愈可转为杂病等等,这些因素都注定了伤寒与杂病合论的必须性。有...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论》 太阳病篇 伤寒杂病合论 
浅论仲景伤寒杂病合论的必须性被引量:1
《国医论坛》2012年第3期3-4,共2页邓森涛 温博 宋兴(指导)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疾病丛生,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关键词:张仲景 伤寒 杂病 
小青龙汤在喘证中的临床运用被引量:4
《中医研究》2011年第5期18-19,共2页杨旸 赵明 邓森涛 
1997年WHO统计数据显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2位,全球范围内约有6亿人罹患此病,每年造成300万例患者死亡。据文献报告[2],中国城市COPD死亡率居第4位(13.89%),农村居第1位(20.04%),全国C0PD患者多达4 ...
关键词:喘证/中医药疗法 小青龙汤/治疗应用 
论太阳病与太阴病的关系被引量:1
《广西中医药》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霍杨 邓森涛 杨旸 刘杨 翟慕东 
张仲景《伤寒论》所建立的六经辨证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历代注家或强调明辨六经,或强调方证对应,至于六经病证之间的关系,则言之甚少。偶有讨论的,也仅仅关注表里两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太阳病 太阴病 桂枝汤 共方 
《伤寒论》386条浅析被引量:2
《国医论坛》2010年第6期10-11,共2页邓森涛 
霍乱是以突发性剧烈呕吐下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乃至生命,故《伤寒论》六经病篇后再以专篇论述.其中386条是霍乱病证治的重要条文,既有临床价值,又可反映出仲景的学术特色,惜其内容历来争议较大,特撰文述之.
关键词:《伤寒论》 霍乱病 热多 寒多  
傅元谋教授从太阴论治闭经思想浅析被引量:3
《四川中医》2010年第11期1-2,共2页邓森涛 霍杨 杨旸 
本文通过对傅元谋教授所治病案的分析,介绍傅元谋教授通过太阴病治疗闭经的思想,提出治疗闭经应注重太阴,以冀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闭经 太阴病 傅元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