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元

作品数:22被引量:1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城市建设工业生态化都市农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经济》《财会月刊(中)》《改革》《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被引量:12
《财会月刊(中)》2007年第9期83-85,共3页韩士元 陈柳钦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号:2005DGQ4D14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集群行为研究"的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价值链 产业链 产业价值链 
天津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考被引量:1
《城市》2007年第5期12-13,共2页韩士元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实行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封闭式、索取式、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政策取向是重城轻乡、厚城薄乡,以致形成了城乡之间非正常的城市利益倾斜.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功能和经济地位不应有...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城乡 天津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大城市 经济地位 
天津滨海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天津经济》2006年第9期41-43,共3页韩士元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于2005年列入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格局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该区视察,并明确要求天津滨海新区要充分发挥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区化优势,对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辅射带动作用。今年初颁布的我国...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 带动作用 区域发展 国家领导人 战略格局 经济发展 规划纲要 
天津:城市定位与城市功能被引量:1
《城市》2006年第5期28-32,共5页韩士元 
关键词:城市功能 城市定位 天津 大都市 现代化 
天津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格局构想被引量:1
《天津经济》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韩士元 
如何发展天津的旅游产业,许多有识之士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都作出过极有见地的规划研究。笔者对这一领域接触不多,孤陋寡闻,但为做强天津旅游业、带动天津经济更好地发展,仍想就天津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不...
关键词:天津经济 旅游产业 战略格局 产业发展 规划研究 政府部门 旅游业 带动 想法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被引量:20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83-85,共3页韩士元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 城市化 城市规模 城市数量 “量” “质”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被引量:16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韩士元 唐茂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渤海地区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研究"(项目编号:048ZY025)阶段性成果之一。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目前区域内各地区间的分工合作虽已具一定规模,但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仍存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区域合作的重点主要在于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构建区域交通基础...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规划 城市网络体系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几个问题
《天津经济》2005年第8期13-14,共2页韩士元 
11年前,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滨海新区的重要战略决策,立即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和社会各方面人士的赞誉。人们可以列出许多支持、拥护建设滨海新区的理由,我想从生产力布局原理和天津宏观经济布局战略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十几...
关键词:滨海新区 天津 宏观经济 港口经济 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结构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天津经济》2005年第6期14-18,55,共6页韩士元 唐茂华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区域、城市间的各种合作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必然的手段和务实的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泛指两个或多个经济实体联合成经济区域的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在较小范围内的两...
关键词:一体化发展 战略构想 区域经济一体化 展望 前景 京津 大都市连绵带 经济全球化 区域竞争力 经济区域 经济实体 周边地区 城市带 都市圈 合作 
保持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4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4-58,共5页韩士元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紧迫的现实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