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电

作品数:70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税收政策财政税收优惠财税政策政府采购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财政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华会计学习》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城市化质量问题的思考被引量:8
《商业时代》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可喜的成就,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提升到现在的45.7%。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也就是国际上公认的发展关键时期,研究城市化质量如何提升,对现在及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是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拟从...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化率 城市化质量 
构建海峡两岸税收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黄衍电 黄文达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海西社会建设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闽教高[2009]8号)
按照国际税收协定原理,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做法,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税收协调以防范避税及避免双重课税,对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既具有经济意义,更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拟从经济、税收等视角分析构建...
关键词:海峡两岸 税收协调机制 原则与思路 
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22-24,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非公经济36条"出台5年之后,民间资本获得的最大"政策红包",被外界解读为"新36条"。"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激发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力,这一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
关键词:民间投资 经济增长 内生力 
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民生服务型”财政
《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1期66-67,209,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均衡,实现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的转变,实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社会建设需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有所创新,并紧紧抓住"民生服务型"财政这一关键。
关键词: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 制度政策 民生财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财政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29-37,共9页欧燕燕 黄衍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不仅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彰显了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倾向与变革的理念,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型科学发展观。本文拟从...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环境 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危机 市场机制 社会经济 行政办法 民间环保组织 
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政策效应分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40-42,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进一步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游牧民定居、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是关注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能否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值得深思。文章认为经济适用房等建设投资也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 投资政策 效应分析 
出口退税新政策利弊探讨被引量:3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郑雪莲 黄衍电 
近年来,我国连续四年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这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效用如何,对我国的外贸和各地经济的平稳运行有重要影响。分析最近一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
关键词:增值税 出口退税 退税率 
推进新一轮土地改革的财政配套措施被引量:1
《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连林滨 黄衍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历史性的大变革。本文就现存土地制度所引发的问题以及这一轮新的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着重从财政角度去分析,并对进一步推进新一轮土地改革,提出相关的财政配套措施建议,以...
关键词:土地改革 剪刀差 土地出让金 土地流转 
谈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行为及政策选择被引量:1
《商业时代》2008年第28期15-16,27,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发展模...
关键词:循环经济 社会 企业 双赢平台 
企业创收的“另类”途径及对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20-22,共3页黄衍电 黄文达 
环境保护,其实并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投入,如果方式得当,它也能成为企业盈利的另一条途径。全球环保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许多国家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保企业 创收途径 循环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