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涛

作品数:6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充氧性能微孔曝气器充氧曝气中试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工程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环境污染与防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耗氧速率在线测定装置的应用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4期2621-2626,共6页文扬 龙海涛 王洪臣 齐鲁 何志江 张源凯 王皓 石璧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6340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3EX07314-001)
该文研发了高精度的耗氧速率(OUR)在线测定装置,测试结果可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控制提供重要参数。研究中通过梯形图软件编程(Ladder 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LAD)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硬件控制来实现装置的研发。在河...
关键词:耗氧速率 在线测定 活性污泥 梯形图编程 可编程逻辑控制 
荧光染色法测定活性污泥中的活性生物量
《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第2期683-686,共4页龙海涛 齐鲁 刘国华 庞毓旻 庄健 李小冬 王洪臣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6380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16-001)
活性污泥中活性微生物量是表征污染物去除能力的重要指标。探索了荧光染色法直接检测活性细菌的原理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唾液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活菌细胞浓度与荧光光强的线性相关度都超过0.95;在惰性颗粒物浓度为20 m...
关键词:活性污泥 活性细菌 荧光测定法 生物量 
曝气密度对曝气系统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第7期50-54,共5页庄健 王洪臣 刘国华 齐鲁 魏延苓 张源凯 李小冬 龙海涛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No.2011ZX07316-0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2012AA063404)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
关键词:曝气密度 充氧性能 气泡直径 气泡运动速度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孔径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5期1723-1726,共4页庄健 王洪臣 齐鲁 刘国华 李小冬 龙海涛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6380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16-001)
孔径是微孔曝气产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孔径对微孔曝气氧传质的影响对于提高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1.5 m水深条件下对不同大小孔径的钟罩型塑料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阻...
关键词:微孔曝气器 孔径 充氧性能 阻力损失 
通气量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影响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8
《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第5期81-84,共4页李小冬 齐鲁 刘国华 朱芬芬 庄健 龙海涛 罗涛 王洪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6380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16-001)
通过中试评价了不同通气量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单位曝气面积通气量从58.976 m3/(m2·h)增加到235.905 m3/(m2·h)时,阻力损失RL从3.35 kPa(0.335 m)突增到26.5 kPa(2.650 m),在研究的气量范围内二者呈平方关系;标...
关键词:微孔曝气器 充氧性能 单位曝气面积通气量 阻力损失 
生物悬浮填料对微孔曝气氧传质影响的中试研究被引量: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龙海涛 齐鲁 刘国华 李美娣 蒋松竹 王洪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2009AA06380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No.2011ZX07316-001)
生物填料在污水处理中常用来增加生物量以提高污水的净化效率,同时生物填料的加入会影响曝气氧转移效率。考察了典型的SPR-1生物悬浮填料在清水中对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深为6.00m时,SPR-1生物悬浮填料有助于促进微...
关键词:生物悬浮填料 微孔曝气 氧传质 污水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