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唑来膦酸急性肾损害肾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肿瘤侵袭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药咨讯》《临床军医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中国当代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胃癌细胞株MKN-45肿瘤干细胞中microRNA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3
《临床军医杂志》2017年第1期5-8,共4页韩涛 刘星 张双鹤 杨晓丹 谢晓冬 郑振东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501022);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YWKYQ2001)
目的筛选胃癌干性相关的mircoRNA(miRNA),探讨其差异表达的意义。方法体外成球实验筛选胃癌干细胞,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spheroid及attachment培养胃癌细胞株MKN-45差异表达的miRNA。同时,选取1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运用qRT-PC...
关键词:胃癌 MICRORNA 肿瘤干细胞 MKN-45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丙氨酸氨肽酶和α1-微球蛋白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作用被引量:3
《临床军医杂志》2016年第4期398-401,共4页刘星 刘大为 谢晓冬 郭占文 郑振东 张丽辉 张娇蕊 刘永叶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25021)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丙氨酸氨肽酶(AA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
关键词:唑来膦酸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 丙氨酸氨肽酶 Α1-微球蛋白 急性肾损害 
尿γ-谷氨酰转移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4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年第6期412-414,共3页刘大为 刘星 张娇蕊 郭占文 谢晓冬 李佳 英媛媛 郑振东 张丽辉 季发和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25021)
目的探讨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4mg静脉滴...
关键词:唑来膦酸 Γ-谷氨酰转移酶 亮氨酰氨肽酶 急性肾损害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年第2期105-106,共2页刘大为 刘星 Chuqing Liu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有BRCA-1、BRCA-2、P53等。除此以外,乳腺癌的发生还与生殖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乳腺癌 内科治疗 恶性肿瘤 生殖因素 P53 
肿瘤侵袭、浸润和转移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年第18期72-74,共3页刘大为 刘星 
1913年Goldman正式提出了血脑屏障的概念,血脑屏障是一个可扩散屏障,位于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组织之间,它只允许水和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凭借浓度梯度自由扩散[1],是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星形胶...
关键词:血脑屏障通透性 浸润和转移 肿瘤侵袭 细胞间紧密连接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脂溶性物质 
肿瘤侵袭、浸润和转移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沈阳部队医药》2011年第5期354-356,共3页刘大为 刘星 陈兴华 薛洪利 
血脑屏障是一个可扩散屏障,位于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组织之间,只允许水和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凭借浓度梯度自由扩散,是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MECs)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底膜、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和极狭小的细胞外...
关键词:血脑屏障 通透性 肿瘤 
直肠癌静滴奥沙利铂过程中猝死1例报告被引量:7
《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24期135-135,138,共2页刘大为 刘星 屈淑贤 谢晓冬 张冠中 李佳 刘永叶 郑振东 
奥沙利铂是二胺环乙烷的铂类化合物,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开发的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及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本院2007年出现1例直肠癌静滴奥沙利铂过程中猝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奥沙利铂 化疗 变态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