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华

作品数:5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冬小麦小麦×玉米单倍体杂交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杂志》《作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关于小麦品质育种的认识被引量:4
《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6-7,共2页陈新民 崔淑兰 孟繁华 
关键词:小麦 品质育种 高蛋白强筋型面包小麦 
北部冬麦区小麦矮秆亲本性状的评价
《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崔淑兰 孟繁华 
自70年代初开始矮秆育种以来,大部分品种的株高已从110cm左右降到了80cm以下,对小麦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从育种方面来说,随着对小麦矮秆基因的分析研究日渐深入,单纯地降秆已很容易做到。现在已知矮秆品种的增产,除了株高的降低增加...
关键词:冬小麦 产量 矮秆 亲本性状 评价 育种 
冬小麦抗病亲本的抗性鉴定及其评价
《作物杂志》1999年第3期12-13,共2页崔淑兰 陈新民 李学渊 孟繁华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而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日趋严重,推广抗病新品种是防治小麦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育种工作者必须经常搜集、鉴定和极早利用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亲本材料,以利加快抗病育种工...
关键词:冬小麦 抗病亲本 抗病性 鉴定 
不同杂交技术对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的影响被引量:25
《作物学报》1998年第6期743-746,共4页陈新民 李学渊 陈孝 孟繁华 崔淑兰 
首次在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方法中应用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和不去雄授粉技术,并与常规去雄授粉技术进行比较。其结果:平均胚产生频率常规去雄授粉技术为29.9%,改良垂直穗轴剪颖剪药授粉技术为21.4%,不去雄授粉技术...
关键词:小麦 玉米 杂交技术 单倍体 
从北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变化论近期选育品种的性状指标被引量:3
《北京农业科学》1994年第5期11-13,共3页刘俊秀 孟繁华 
从北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变化论近期选育品种的性状指标刘俊秀,孟繁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建国以来,京郊小麦品种已经历了5次更换,每更换1次单产提高50%以上。70年代第4次品种(农大139等...
关键词:小麦 品种 产量 选育 性状指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