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玮

作品数:5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四川盆地前陆盆地次生气藏川西坳陷成藏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四川复合前陆盆地初析被引量:8
《天然气工业》2012年第3期29-33,124,共5页曾庆 杨光 罗寿兵 周建文 徐世琦 唐大海 宋明玮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四川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目标优选"(编号:2008ZX05003-06)
深入研究四川盆地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对该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2008—2010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研究的成果,将川西前陆盆地和大巴山前陆盆地合二为一,通称为四川前陆盆地,并给出了支持这一观点的4...
关键词:四川前陆盆地 川西盆地 大巴山前陆盆地 多造山带控制 复合型前陆盆地 南秦岭构造带 广域前陆盆地 构造区带划分 
四川复合型前陆盆地单井埋藏史分析被引量:4
《天然气工业》2012年第3期34-37,124-125,共4页罗寿兵 杨光 曾庆 于佳男 宋明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08ZX05003-006)部分研究成果
地层埋藏史研究是分析地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油气运聚史的基础,是盆地构造分析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四川复合型前陆盆地地层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期次、钻井取得的地层厚度和岩性资料的分析,利用地层分段回剥技术,编制了33口探井单井埋...
关键词:四川盆地 复合型前陆盆地 埋藏史 地层 剥蚀厚度 去压实校正 沉降量 挠曲负载 
四川盆地米仓山东端—大巴山西段前缘构造建模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被引量:7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罗寿兵 曾庆 涂涛 宋明玮 何颋婷 
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构造几何学、构造运动学为指导,在分析构造样式、滑脱层系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钻井资料建立了构造模型,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分析了构造的三维展布特征。认为:工区受力环境符合推土机模型,为递进挤压渐弱模式,构造以...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前陆盆地 构造样式 
川西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被引量:61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第1期34-38,54,共6页秦胜飞 陶士振 涂涛 魏小薇 宋明玮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6)
川西坳陷广泛发育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为煤成气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天然气以低含非烃气为特征,不同气藏天然气干燥系数差别明显,组分运移分馏现象明显。天然气成因类型主要是煤成气,只有中坝气田雷口坡组气藏为油型气,并含有少量H2S...
关键词:川西坳陷 天然气 煤成气 次生气藏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 
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系统研究被引量:5
《天然气工业》2002年第z1期33-39,共7页魏小薇 陈盛吉 王丽英 宋明玮 
"九五"国家重点攻关二级专题<川东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系统和成藏模式研究>成果
本文应用成藏系统理论 ,对川东石炭系成藏有关的基本要素和成藏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川东石炭系成藏系统的成因 ;同时结合川东石炭系的勘探现状 ,根据川东石炭系的沉积 ,构造发育史 ,生、储、盖组合特征 ,储层流体性质和压力...
关键词:四川盆地  石炭系 气藏 成藏系统 勘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