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和

作品数:5被引量:1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油气田内气南海海域热流烃源岩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天然气地球科学》《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沉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文莱-沙巴盆地北内带构造区中中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史被引量:7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6年第5期9-15,2,共7页张厚和 廖宗宝 王登 徐耀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5)
在广泛收集烃源岩样品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从烃源岩生烃潜力、生烃史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对文莱-沙巴盆地北内带中中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北内带中中新统烃源岩厚度较...
关键词: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史 文莱-沙巴盆地 中中新统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莺-琼盆地构造分界及其两侧断裂特征被引量:30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第3期1575-1583,共9页王万银 张瑾爱 刘莹 张厚和 邱之云 任飞龙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之"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项目(2008ZX05025);"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项目(Ⅱ期)(2011ZX05025)的资助
莺-琼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大陆交汇处,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南海西北走滑型和伸展型陆缘的交汇区,也是印澳-欧亚板块碰撞"挤出-逃逸构造区"和"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莺-琼盆地的北部以红河断裂带中1号...
关键词:莺-琼盆地分界 断裂 中建凸起 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 重、磁对应分析技术 
“源热共控”中国近海盆地油气田“内油外气”有序分布被引量:49
《沉积学报》2012年第1期1-19,共19页张功成 陈国俊 张厚和 李友川 梁建设 杨树春 
国家973项目(2009CB2194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5;2011ZX05025);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XQ-2007-05)联合资助
源热共控油气形成,烃源岩是油气形成的内因,热是油气形成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二者耦合作用控制了含油气区内油气的形成、资源潜力与分布模式。中国近海沉积盆地主要属于新生代伸展盆地或张扭盆地,古近纪发生裂陷,早—中中新世发...
关键词:烃源岩 热流 油气田分布 有序性 源热共控论 
“源热共控论”:来自南海海域油气田“外油内气”环带有序分布的新认识被引量:89
《沉积学报》2010年第5期987-1005,共19页张功成 朱伟林 米立军 张厚和 梁建设 屈红军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编号:2009CB2194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编号:2008ZX05025)联合资助
南海海域新生代经历印支—南海地台裂谷期、陆间裂谷期和区域沉降阶段,形成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壳区三大区域构造单元。围绕洋壳区,大陆坡和大陆架呈准环带状分布格局。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大陆坡上,亦环绕中央洋壳区呈环带状分...
关键词:南海 油田分布 气田分布 
油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方法及其在中国近海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6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第5期684-688,共5页张厚和 陈蓉 
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编号:ZP-Q-03)资助
开展油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对于国家和石油公司油气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预测方法或模型的适用性和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程度。国内外现行的储量增长趋势预测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勘探效益法、递减曲...
关键词:储量预测 增长趋势 资源潜力 中国近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