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精神分裂症患者技能训练程式精神分裂症疗效随访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命世界》《家庭用药》《健康指南(中老年)》《四川精神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首欣逢春意在苍颜笑对晚霞红 老年心理健康攻略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5年第5期56-57,共2页李广智 
在岁月长河的缓缓流淌中,老年期宛如一抹绚丽的晚霞,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然而,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步衰退和生活场景的诸多转变,老年人的心理世界也悄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在这人生的余晖里,让心灵始终沐浴在温暖之中?让我们一同...
关键词:身体机能衰退 岁月长河 心理调适 老年心理健康 
心梗抑郁共病,综合干预是良策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5年第1期56-57,共2页李广智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它影响着数亿人的健康,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作为其中的一种主因,显著贡献了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作为近年来高发的抑郁症,亦有全球3.5亿人受其困扰。两者均具有...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高复发率 双心医学 抑郁症 抑郁共病 死亡人数 心梗 心肌梗死 
糖尿病与D型人格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4年第12期48-49,共2页李广智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活动,创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全球糖尿病社区,并倡导更好...
关键词:D型人格 情感需求 联合国糖尿病日 整体幸福感 糖尿病 护理方法 相互支持 
老年青光眼的心理行为干预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4年第6期52-53,共2页李广智 
2024年6月6日第29个“全国爱眼日”之际,专家披露一组数据:全球范围内,青光眼患者数量已攀升至7600万,其中中国占据庞大比例的2100万,而且200万患者失明。在全球致盲眼病的排名中,青光眼位列第二,仅次于白内障。然而,与白内障可通过手...
关键词:致盲眼病 对视神经 医学水平 心理行为干预 严重损伤 全国爱眼日 白内障 青光眼 
控制甲亢,心理干预同样重要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4年第5期52-53,共2页李广智 
有学者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精神障碍是病前性格、心理因素和甲状腺机能亢进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另据统计,有94%的甲亢患者患病前具有不良个性特征,常在各种社会因素应激下诱发。可以说,甲亢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个性...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精神障碍 病前性格 甲亢患者 抗应激能力 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警惕幻觉和妄想
《家庭用药》2022年第9期70-70,共1页李广智 
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研究显示,半数帕金森病患者在病程中曾经历过精神病性障碍。另有一项研究发现,在有1072例帕金森病患者参与的研究中,98.6%的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并且多达5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
关键词:非运动症状 精神病性障碍 帕金森病 精神症状 妄想 幻觉 病程 
支气管哮喘--靠医生,更要靠自己
《家庭用药》2022年第5期66-67,共2页李广智 
2022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哮喘是慢性疾病,很难彻底根治。在管理哮喘的过程中,专科医生只能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需要患者自己完成。而在哮喘的自我管理中,对心理因素的把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专科医生 支气管哮喘 慢性疾病 自我管理 心理因素 世界哮喘日 
别小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
《家庭用药》2022年第4期36-37,共2页李广智 
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中指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同时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众多心...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单病种 死亡原因 脑卒中防治 年轻化 卫生健康 致残率 指导规范 
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
《健康指南(中老年)》2022年第4期4-7,共4页李广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心理问想题逐渐增多,使得该人群心理及精神障碍患病率明显增加。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女性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她比男性需要更多地适应,尽管研究认为,女...
关键词:精神障碍 中老年人群 健康行为 女性健康 健康质量 中老年女性 人群心理 女性群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
《家庭用药》2021年第11期34-35,共2页李广智 徐一峰 
据媒体报道:在全球疫情之后,确诊感染的人中约有1/3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普通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稍低一点,隔离在家的人发病率在15%~20%;下沉到疫情前线的干部,如果遇到过突发事件,也有约15%的人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媒体报道 突发事件 疫情 发病率 普通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