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祥

作品数:10被引量:11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实证研究金融摩擦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经济货币政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经济学家》《金融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97-101,共5页曹永琴 李泽祥 
已有研究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2)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较之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紧缩时期的货...
关键词:非对称性 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菲利普斯曲线 
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与经济关联度变动原因实证研究被引量: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48-57,67,共11页宋玉华 李泽祥 
本文运用动态条件相关(DCC)方法估计中国各层次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研究发现,1994年前,关联度始终在低位波动,之后大幅提高,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在模型中引入金融深化度和经济开放度,本文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货币与经济关联度变动...
关键词:动态相关 金融深化 经济开放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63-171,共9页宋玉华 李泽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2AGJ001)
基于契约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在思想上继承了理性预期和货币主义学派的传统,在研究方法上借鉴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建模方法(DGEM),在周期传导机制上突破了传统周期理论。这一理论从借贷双方委托代理问题切入研究金融加...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 金融摩擦 外源融资升水 传导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及启示被引量: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99-103,共5页李泽祥 曹永琴 
以经济周期传导机制为主线,介绍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核心内容、优势与局限及政策含义。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周期波动更加显著。传统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短期内经济剧烈波动并跨国扩散的现象...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 金融摩擦 外源融资升水 传导机制 
麦克勒姆规则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3
《金融研究》2007年第05A期49-61,共13页宋玉华 李泽祥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定了各层次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麦克勒姆规则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货币冲...
关键词:麦克勒姆规则 货币冲击 经济波动 规模调控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3
《金融研究》2007年第03B期8-15,共8页曹永琴 李泽祥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具体条件而变,名义和实际粘性、传导渠道、异质主体和地理区位等因素都将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传导机制的非对称导致了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具体表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弱于紧缩性货币...
关键词:货币政策 非对称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被引量:21
《经济学家》2007年第4期76-82,共7页曹永琴 李泽祥 
现有文献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解释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层面,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节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层面是传导机制层面,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三个层面是市场环境层面...
关键词: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主观预期 价格粘性 传导机制 
浅析制约投资银行发展的体制因素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李泽祥 
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环境严峻 ,体制因素对券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影响不容忽视 ,如何摆脱经营困境 ,实现体制突围是投资银行业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投资银行 体制因素 经营环境 制度障碍 证券市场 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信用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初探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杨定华 李泽祥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用的普遍缺失。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 ,信用制度的构建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彻底根除这些现象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信用缺失问题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 ,应用路径依赖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信用制度 路径依赖 转轨经济 中国 产权制度 市场经济 声誉机制 
国际金融制度的变迁:国家间博弈的结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李泽祥 
区域性和全球性金融组织都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内生博弈的结果 ,但金融制度一经形成 ,将会对预期得益和博弈行为关系与方式产生影响 ,最大限度地弱化信息不对称和降低金融与贸易的交易成本。推动国际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依次为 :贸易...
关键词:国际金融制度 信息成本 交易成本 金融组织 博弈行为 信息不对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