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作品数:8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山西组沉积微相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致富向导》《辽宁化工》《中国化工贸易》《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井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75-79,共5页杨杰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延长区块是延长探区重要的勘探地区,对该区山西组地层的专题研究很少,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研究更少.利用测井、地震、地质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测井相、地震相、地层厚度、地震资料构造成图,结合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
关键词: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Q_t的微测井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与应用
《辽宁化工》2015年第5期601-603,共3页强南 曹军涛 杨杰 唐子涵 
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油气勘探区域已经从地形条件简单的平原地区逐渐转向沙漠、山地等地形复杂的区域,这就要求对复杂地区地下地层物理情况有更准确的了解。本文介绍基于Qt跨平台界面开发软件及C++完成的微测井数据处理软件,通过采...
关键词:QT 微测井 软件开发 
地震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第5期213-213,共1页杨杰 强南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是世界性难题,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单一储层预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在空间密集采样的优势,能够提高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准确度,降低了钻探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关键词:地震解释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被引量:8
《岩性油气藏》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杨杰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成藏物性下限研究"(编号:2013JM500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石油成藏机理研究"(编号:12JK0491)联合资助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压汞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6.0%~10.0%...
关键词: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长4+5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论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影响被引量:2
《中国化工贸易》2012年第7期14-14,共1页杨杰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多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综合勘探体系,要探究分析清楚一个地区的合油气情况,进而在横向上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最终探讨出有利的含油区和生油区。本文从石油地质的类型出发,对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石油 地质类型 勘探 技术创新 
志丹油田长2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被引量:22
《断块油气田》2011年第3期333-337,共5页强昆生 王建民 田新文 高亚罡 杨杰 吕修祥 
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以及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志丹油田长2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沼泽微相、决口扇微相和河漫滩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
关键词:沉积微相 油气分布 长2油层组 志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特低—超低渗透油藏递减规律被引量:1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44-49,共6页王建民 魏天存 魏文科 郭向东 迟静 杨杰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10JM5003)
密切结合油田开发实际,综合运用动态分析、典型曲线拟合以及公式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特低—超低渗透油藏的自然开采特征及递减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阶段可大致划分为滚动建产、快速递减、减速递减、...
关键词:特低—超低渗透油藏 递减规律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地区南部长6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辽宁化工》2011年第4期383-386,共4页张峰 王建民 高亚罡 迟静 杨杰 张佳 
志丹地区作为陕北的重要产油区之一,长6时期发育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形成了以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为主要发育类型的沉积体系。生、储、盖条件良好,分选差,是远物源沉积形成的低孔、特低渗储层的典型油气藏。分析了本地区长6储层物性及岩...
关键词:特低渗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微观孔隙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