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京闽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出版总署社会科学类学术影响疫情反危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期刊年鉴》《经济纵横》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疫情叠加衰退:呼唤多边反危机协调新模式被引量:8
《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4期45-51,287,共8页雷达 武京闽 
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不仅造成中国经济的短期停摆,给中国长期增长的经济施加下行压力,而且种种迹象显示,其极可能将引发全球深度的经济衰退。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的传导途径是:公共卫生事件→公共管理的应急→经济活动的停摆→经济增...
关键词:新冠疫情 经济衰退 反危机 合作 协调机制 
以品牌塑造促进高校学报发展被引量:1
《传媒》2016年第9期1-1,共1页武京闽 
1906年,由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学报》(创刊号名曰《学桴》)正式刊印发行,从而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学人办学术杂志的序幕。在随后的110年里,虽然中国的高校学报命运多舛,发展过程几经波折,但其生命力顽强,
关键词:生命力顽强 学术杂志 东吴大学 综合性期刊 中国学术 双向匿名审稿 办刊实践 铺路搭桥 学术交流 期刊市场 
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与体制改革
《中国期刊年鉴》2013年第1期211-213,共3页武京闽 
从2010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启动报刊体制改革。作为我国近万种期刊中一个特殊的期刊集群,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如何改革,更是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术期刊与大众类、科普类期刊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按照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相关文件...
关键词:学术期刊 体制改革 新闻出版总署 办刊方式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学术交流 报刊 
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与体制改革被引量:1
《传媒》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武京闽 
从2010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启动报刊体制改革。作为我国近万种期刊中一个特殊的期刊集群,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如何改革,更是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术期刊与大众类、科普类期刊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按照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相关文件...
关键词:社科类学术期刊 体制改革 新闻出版总署 2010年 科普类期刊 社会科学类 办刊体制 稳步推进 
借良机 谋发展 引新潮 走新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8,共2页武京闽 
关键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创刊50周年 学报研究会 庆祝活动 高等学校 编辑部 
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被引量:1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19-121,共3页武京闽 
提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换句话说,就是把学术期刊办成在世界上某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的期刊,也就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过程。
关键词:学术期刊 国际影响力 路径 期刊国际化 学术影响 学科领域 
建设特色栏目 提升刊物质量——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评审结果点评被引量:6
《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3,共3页武京闽 
近年来,高校社科学报在刊物特色打造和学术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许多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成功地开办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栏目,扩大了刊物的社会影响力。特色栏目的建设有助于打破高校社科学报"千...
关键词:高校社科学报 特色栏目 刊物质量 
学术期刊编辑规范需要完善和修改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20-21,共2页武京闽 
当2008年到来的时候,我们将看到一些著名高校的社科学报会有一个明显变化——一本期刊有两种文献引证方式,即页下注释与著者—出版年体例并行。"一刊一制"的文献引证方式已实行了几十年,十年前并无争议,只是随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关键词:综合性学术期刊 编辑规范 修改 新闻出版总署 质量管理 社会科学类 出版物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被引量: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郭湛 武京闽 
中国大学学报已有百年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出刊百期 ,只有十七个年头 ,应该说还年轻。但不能以年头论英雄 ,而要看其生命力及发展势头。人大学报依托人民大学而成长 ,广纳博采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深入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精...
关键词:高校学报 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期刊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人文社会科学 
《市场社会主义反思》出版
《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7期79-80,共2页武京闽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反思》 出版 图书评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