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丽

作品数:33被引量:24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指标体系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科技》《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商业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被引量:3
《华北金融》2024年第2期32-47,共16页沈红丽 茹祥隆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数字鸿沟视角下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LZ025)的支持。
如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并且这种推动...
关键词:数字金融 农业绿色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视角下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年第4期103-113,共11页沈红丽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效应评价与中介机制研究”(2021LY049)。
近年来,中国数字金融飞速发展并显著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但是数字金融的发展仍然受到“数字鸿沟”的制约。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数字鸿沟视角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及其...
关键词: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数字鸿沟 影响效应 调节机制 
正规信贷还是非正规信贷提升了农户家庭福利?——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70-82,共13页沈红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054)。
基于2016CFPS的农户数据,采用PSM方法对两种信贷渠道(1)(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家庭福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信贷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福利效应明显高于非正规信贷,尤其在家庭总收支及农户创业方面;除农业收支以外,正规信贷的家庭...
关键词: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农户家庭福利 倾向得分匹配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性对农户创业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1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40-46,共7页沈红丽 王天福 刘晓娟 汤玉瑶 王楠 杨思远 
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SRT计划项目“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支持农户创业的机理与成效研究”(201810069164)
首先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性对农户创业的理论机制,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数据检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性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竞争机制、信息溢出机制、补充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农户创业。由于农户自身的...
关键词:农村金融 供给主体 多样性 农户创业 融资约束 
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家庭创业——基于Logit和PSM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年第12期31-39,共9页沈红丽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基金《天津农村居民文化需求调查与多元供给研究》(D18063)
基于CFPS2016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发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均显著促进家庭创业决策,且二者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采用PSM模型进一步分析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
关键词: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创业决策 创业绩效 
我国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变迁及演化路径——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金融与经济》2019年第6期82-87,共6页沈红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18BRK022);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农村居民文化需求调查与多元供给研究”(YSTB18)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变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变迁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过程,遵循“路径依赖”与“适应性选择”的演化原...
关键词:农村二元金融制度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演化博弈 
基于演化博弈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机制研究被引量:5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0期16-23,共8页沈红丽 李宁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机制;因素与路径"(TJYYQN17-007);2018年天津商业大学SRT计划项目"农村金融主体多样性支持农户创业的机理与成效研究"(201810069164)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两大资金供给主体,二者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动态合作机制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双方合...
关键词:农村金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合作机制 演化博弈 仿真 
互联网金融用户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被引量:1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10-15,共6页沈红丽 李鑫 郭沁 刘腾飞 王楠 杨子娴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SRT计划项目"互联网金融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201610069150);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6LY77);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YY17-017)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模式,日益普及,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用户行为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对互联网金融用户选择行为的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互联网金融的总体使用率达到76%,用户年龄主要集中...
关键词:天津市 互联网金融 用户选择行为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农户信贷选择及信贷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506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被引量:8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4期42-48,共7页沈红丽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TJYYQN17-007);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SRT计划项目"互联网金融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基于天津市6个郊区县50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选择及信贷可获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选择还很有限,而且信贷可获性较低。在分析农户对新型...
关键词:农户 信贷选择 信贷可获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Heckman两阶段模型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二元金融选择的影响——基于农户期望收益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浙江金融》2017年第8期3-8,共6页沈红丽 
2015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5ZLZLZF00330)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特征、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运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农村二元金融 金融功能观 期望收益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