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枫林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旱育稀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农业科学》《新农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在葫芦岛地区冬麦几项试验结果初报
《辽宁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46-49,共4页史书强 张保烈 王枫林 姜万润 蒋启东 赵凤霞 孙景清 范景军 刘玉茹 肖殿海 赵亮 王阿平 
关键词:冬麦 葫芦岛地区 品种筛选 覆膜栽培 施肥 
冬麦下茬几种复种形式研究被引量:2
《辽宁农业科学》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史书强 张保烈 王枫林 闫春风 魏永祥 孙景清 曹永胜 赵亮 王阿平 
近1~2年来,葫芦岛地区发展冬麦的势头很猛,1998~1999年度冬麦播种面积全市约有5200hm2。其中,建昌县由1997~1998年度的13.3hm2增加到1000hm2。发展以冬麦为前茬的复种形式是充分利用当地...
关键词:冬小麦 复种 筛选 玉米 水稻 花生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3报 高产机理及不同土壤气候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1
《吉林农业科学》1992年第1期9-14,共6页方展森 关丽君 王枫林 王一凡 董春田 张昌禄 王广元 金振兴 
在北方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证明旱育稀植水稻以壮秆大穗和高度结实增产,具有稳定高产潜力。从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的形态机能入手,阐明了旱育稀植水稻高产机理:单株茎秆干重大,上部叶片长,基部节间粗壮,茎秆大维管束数量多是形...
关键词:水稻 旱育 稀植 栽培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2报.北方几种不同土壤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被引量:4
《吉林农业科学》1991年第4期8-14,共7页关丽君 方展森 王枫林 王一凡 董春田 张昌禄 王广元 金振光 
研究发现旱育秧过程中盐渍化、石灰性土壤 pH 的变化与非盐渍化土壤有重大差别,阐明了我国北方沿用旱育秧引进技术调酸标准而育秧效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我国北方4种土壤类型地区旱育秧床土调制技术标准;针对我国北方气候特点提出...
关键词:水稻 旱育 稀植 栽培 土壤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1报 研究概要被引量:17
《吉林农业科学》1991年第3期1-4,共4页方展森 关丽君 王枫林 王一凡 董春田 张昌禄 王广元 金振光 
1987—1989年由国家农业部引进“寒地水稻旱育稀植”项目,委托吉林、辽宁和山西三省农科院在不同土壤气候地区试验。本项研究根据不同土壤育秧试验和系统测试结果,从土壤反应和气候生态角度,阐明原技术某些关键技术不适应我国北方土壤...
关键词:水稻 旱育 稀植 栽培 北方地区 
水稻旱湿栽培法
《新农业》1990年第4期8-9,共2页金福昌 王枫林 刘政国 
水稻旱湿栽培,是在确保水稻生理需水,满足群体发育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生态用水,除缓苗要求土壤水分基本饱和或有水层外,大部分生育期间土壤呈半湿半旱状态,即类似旱育苗床的湿润程度,是一种节水效果十分明显的栽培方法。
关键词:水稻 旱湿栽培法 栽培 
水稻苗田改土与秧苗生理效应
《辽宁农业科学》1989年第3期42-45,共4页董春田 王枫林 刘政国 陈秋柏 侯守贵 马靖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国内外文献及生产实践均说明了秧苗素质与秧田床土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吸取国内外水稻苗田改土经验基础上,于1987~1988年开展了以改善水稻苗田土壤质量为中心的育秧试验,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初步...
关键词:水稻 苗田 改土 秧苗 生理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