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炳军

作品数:9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依达拉奉脑出血七叶皂苷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健康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卒中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年第3期323-324,共2页祝炳军 叶小敏 汪国爱 
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项目(2013KYA008)
目的:观察自拟卒中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卒中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一氧化氮 血浆内皮素-1 卒中康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被引量:5
《健康研究》2017年第3期317-318,共2页蔡红慧 祝炳军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观察组)和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对照组)各95例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情况,观察2者对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 幽门螺杆菌 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年第6期37-38,共2页祝炳军 叶小敏 常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方法:自2014年9月起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模式进行改革,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神经内科新到住院医师18名作为观察组,2012年9月~2014年8月的17名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神经内科 人才培养 
乌灵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年第10期2548-2550,共3页蔡红慧 祝炳军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给予乌灵胶囊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
关键词:乌灵胶囊 抗抑郁药 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新中医》2016年第10期154-155,共2页祝炳军 叶小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CD3^+、C...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 中西医结合 增效作用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临床研究被引量:3
《新中医》2015年第11期77-78,共2页常胜 祝炳军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8周为1疗程,2组均治疗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3%,对照组71.7%,2组比...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夹瘀证 益气养阴活血方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0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高传生 陈信东 王萍萍 祝炳军 张承平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七叶皂苷钠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及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内科保...
关键词:脑出血 依达拉奉 七叶皂苷钠 临床疗效 
常青诊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被引量:2
《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492-493,共2页常胜 祝炳军 
常青(1942~),男,中医肿瘤专家和心脑血管病专家。1967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任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学术顾问,绍兴文理学院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常青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被引量: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第2期1-2,共2页常胜 祝炳军 
在肿瘤防治领域,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抓好'三早',而力求'防患于未然'则是其中关键之关键。本文从深入研究中医学博大精深的'治未病'学术思想和丰富实践入手,结合笔者肿瘤临症心得,发掘和创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上工救...
关键词:中医学 治未病 肿瘤防治 应用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