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作品数:16被引量:2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中三叠统储层特征碳酸盐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卷宗》《岩石学报》《山地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石化前瞻性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康定“11·22”地震地表破裂及房屋震害特征被引量:7
《山地学报》2015年第2期249-256,共8页李敬波 李勇 周荣军 史丙新 颜丙雷 贾召亮 秦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14;41340005;41172162;40972083);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121268)~~
2014-11-22,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康定县发生了Ms 6.3级地震,为一次左旋走滑事件,发震构造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断裂。对地震灾区进行的地表破裂特征调查和房屋震害调查表明:1.地震没有形成明显的地表破裂,地表破裂主要表...
关键词:康定地震 地表破裂 房屋震害 鲜水河断裂 地震烈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大地构造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卷宗》2015年第3期319-319,共1页陈顺 秦川 朱新春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的一条重要地质界限,正确认识班-怒带的演化对认识整个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质意义,近些年对班—怒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对班—怒带的闭合时间、拼合时限都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构造演化 洋盆 俯冲极性 时限 拼贴模式 高原隆升 研究思路 
西藏羌塘地体南缘改则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中国地质》201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秦川 李智武 朱利东 张玉修 杨文光 黄瑞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6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2048;41472209;4100205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5122110010)联合资助
改则地区的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南羌塘地体南缘的侏罗系色哇组,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岩浆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43.8±0.5)Ma,显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花岗闪长岩具有准...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俯冲 岛弧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被引量:42
《岩石学报》2012年第3期879-888,共10页刘树根 秦川 孙玮 王国芝 徐国盛 袁海锋 张长俊 张志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5)资助
四川盆地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时代老、埋藏深,天然气藏形成经历了生气中心(古油藏和未成藏石油的富集区)-储气中心(古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保气中心(现今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的变换过程。生气中心是储...
关键词:油气藏 成藏过程 震旦系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中部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4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年第1期1-6,79,共6页米色子哈 刘树根 秦川 孙玮 张长 
中石化前瞻性项目:华南古板块地裂运动与海相油气前景(编号:PH08001)资助
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最后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发育的礁滩等沉积微相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为了探讨马鞍塘组滩、生物礁及礁滩组合的发育及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有关的钻井和野外资料,发现马鞍塘组厚度、岩性和...
关键词: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马鞍塘组 沉积相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储层特征与类型被引量:9
《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第1期56-62,共7页秦川 刘树根 汪华 彭靖淞 王国芝 张长俊 
中石化前瞻性项目"华南古板块地裂运动与海相油气前景"(PH08001)
主要通过中46井、青林1井、川科1井、龙深1井等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岩石样品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对川西雷口坡组储层的储集岩性、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四川盆地 中三叠统 储层特征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中部中三叠统储层特征与类型被引量:4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13-19,202,共7页秦川 刘树根 汪华 李德星 张长俊 
通过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四川盆地中部中三叠统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储层划分为风化壳喀斯特型、滩相白云岩型和热液白云岩型3类。风化壳喀斯特...
关键词:川中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储层特征 储层类型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天然气藏特征和有利勘探地区被引量:7
《地质科学》2011年第1期258-272,共15页秦川 刘树根 汪华 孙玮 李德星 杨荣军 张长俊 吴熙纯 
中石化前瞻性项目"华南古板块地裂运动与海相油气前景"(编号:PH08001)资助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勘探已近40年,但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两个大中型气藏。近年来,雷口坡组钻井油气显示活跃,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中三叠统气藏储层主要位于底部雷一段、顶部雷三—雷四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
关键词:四川盆地 中三叠统 马鞍塘组 天然气藏 勘探前景 
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7
《海洋石油》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李德星 刘树根 张长俊 汪华 秦川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课题"川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岩溶分布及含气性储层研究"
川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划分为3个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4个亚相(潮下、泻湖、潮间坪、潮上坪)和17个微相。沉积相横向上总体变化不大,岩性较统一,蒸发岩较发育,纵向上沉积相变化具有同步性。利用单因素法和...
关键词:雷口坡组 沉积相 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 沉积相展布和演化 
川中磨溪与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差异性被引量:1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654-661,共8页孙玮 刘树根 秦川 汪华 李德星 代寒松 
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和龙女寺地区雷口坡组构造差异性研究,表明现今龙女寺雷口坡组构造较磨溪地区复杂,变形强,切穿雷口坡组的断层发育。印支早期,龙女寺地区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强于磨溪地区,大部分地区剥蚀至雷三段,显示为构造高点。...
关键词:构造特征 油气成藏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