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传国

作品数:14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吐哈盆地生物降解稠油地化特征原油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然气地球科学》《特种油气藏》《中国石油勘探》《石油天然气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丹红海中部地区沉积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被引量:3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第2期7-12,164,共6页苏传国 姜振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88)
评价区位于红海裂谷盆地中部,具有海水深、盐层厚度大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油气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区域地质、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前裂谷期沉积地层相对不发育,沉积物主要为中、上新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沉积的碎屑岩、...
关键词:苏丹 红海 深海 沉积地层 成藏条件 
苏丹红海中部深海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勘探策略被引量:2
《中国石油勘探》2012年第2期62-66,89-90,共5页苏传国 姜振学 冯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叠合盆地油气藏深埋过程中油气组分和相态演化机制"(40972088)
深海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未来油气新增储量的重要接替区,但勘探投资大、作业风险高,因此制订合理的勘探策略对石油公司降低作业风险、减少勘探成本及尽快获得油气发现等都极为重要。以苏丹红海中部深海勘探区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区的地质...
关键词:苏丹 红海 深海勘探 石油地质 勘探策略 
苏丹红海中部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5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7,9,共7页苏传国 姜振学 郭新峰 黄桂昌 邓世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88)
基于区域地质、钻井及地震资料,分析苏丹红海中部地区的盐层分布、盐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结果表明:中新统Dungunab组盐层在该区分布广泛、厚度大,发育盐席、盐脊、盐背斜、块状盐体等盐构造形态,差异负载作用是造成盐层厚度及盐构...
关键词:苏丹 红海 盐构造 石油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被引量:14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第1期50-56,共7页苏传国 黄卫东 白喜俊 李成明 朱建国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主要的侏罗系含煤盆地,近年来不仅在天然气勘探上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发现的天然气田数量及储量规模均远小于油田的数量及储量规模,明显有悖于"含煤盆地贫油富气"的地质规律。为此通过对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
关键词: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天然气 成藏地质条件 有利勘探区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因的再认识被引量:4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第6期165-170,共6页苏传国 侯读杰 包建平 白喜俊 朱建国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典型的侏罗系含煤盆地,发育丘东-温吉桑型、巴喀型及依拉湖型3种类型的天然气。根据最新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分析结果,对丘东-温吉桑型、巴喀型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巴喀型的天然气并非煤成气与幔源气的混源...
关键词:吐哈盆地 煤成气 油型气 成因类型 碳同位素 
民和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新疆地质》2008年第2期172-175,共4页苏传国 曹志雄 朱建国 陈风来 倪联斌 陈宏亮 
民和盆地储层物性较差,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集层的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
关键词:民和盆地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沉积相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稠油降解特征及稠变机制被引量:17
《特种油气藏》2004年第2期3-5,共3页苏传国 
鲁克沁构造带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但降解程度相对较低 ,多属于中、低降解程度原油。古构造背景、断层发育程度及油藏内部连通性直接控制着不同区块原油的降解程度 ,呈现东强西弱、上油组降解程度强而下油组降解程度较弱的特点。源岩低...
关键词:鲁克沁构造带 稠油 生物降解技术 密度 原油 粘度 成熟度 
三塘湖盆地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被引量:8
《吐哈油气》2000年第4期1-5,97,共6页苏传国 王志勇 金颖 徐宗谦 
三塘湖盆地原油具有三种成因类型,北小湖油田原油Pr/Ph比高,C_(24)四环萜烷及C_(29)甾烷富集,碳同位素重,具有煤成油的特征,油源主要来自条湖凹陷小泉沟群下部煤系泥岩;牛圈湖、马中、黑墩等油田及石板墩、西峡沟等含油气构造带上原油...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 原油类型 地化特征 油源对比 
吐哈盆地稠油特征及稠变机制被引量:1
《吐哈油气》1999年第2期11-15,96-97,共7页苏传国 陈风来 金颖 杜宏宇 
由于烃源岩低熟成烃及成藏后期稠化,造成吐哈盆地稠油密度、粘度普遍偏高,而降解程度相对较低,多属于中、低降解程度。古构造背景、断层发育及油藏内部连通性直接控制着不同区块原油的降解程度,呈现东强西弱、上油组降解程度强而下油组...
关键词:吐哈盆地 生物降解 水洗 扩散 稠油 变化 原因 
马1井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吐哈油气》1998年第4期13-16,28,共5页苏传国 陈凤来 王鸿雁 
位于吐玉克稠油油田东北的马1井,荧光显示具有轻质油与重质油两种特征。笔者对此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发现该油藏存在两期油气注入,二叠系源岩生成的原油首先运移成藏,在遭受降解之后,煤系原油注入,并在残留稠油藏的上部聚集,从而形成现今...
关键词:吐哈盆地 油藏地化特征 生物降解 成藏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