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侬生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更多>>
发文主题:干旱代码防洪工程旱情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水利》《中国防汛抗旱》《人民黄河》《水文》更多>>
所获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庆市旱情分析预警策略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14年第13期55-58,共4页董侬生 
在重庆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的预警预报系统中,开发了重庆市旱情分析预警系统。该系统在建立主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取水文实测数据,将水量供需平衡指数模型实体化,对未来旱情发展趋势提出预警。该子系统经过一个汛期的试运行,对水...
关键词:干旱预警 水量供需平衡指数模型 重庆市 
利用水文监测数据构造干旱程度指标的方法被引量:2
《水文》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舒金扬 董侬生 
从干旱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建立抗旱工作相关的指标参数的性能要求,简要地分析常规水文观测资料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从中选择几项作为建立干旱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讨论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想。着重说明借用洪水预报模型的一些成果建立...
关键词:干旱 干旱程度 水文监测数据 
干旱程度度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12年第19期40-43,共4页董侬生 苏志诚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抗旱减灾管理应用系统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201001041)
以宏观的方法分析干旱现象,论述了干旱概念的相对性定义,提出了度量干旱程度的水量供需平衡指数,阐述了构建水量供需平衡指数依据的原理,描述了水量供需平衡指数的构建方法及公式。区域水量供需平衡指数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程序已在重庆市...
关键词:干旱指标 度量方法 平衡指数 鸡鸣原理 方法研究 
对抗旱工作中常用术语概念的分析理解被引量:3
《中国防汛抗旱》2012年第3期71-73,共3页董侬生 
在总结多年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抗旱工作中常用的干旱、旱情、旱灾、抗旱等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探索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干旱基本概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抗旱指标体系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干旱 旱情 旱灾 抗旱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的数据库分析被引量:1
《中国防汛抗旱》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董侬生 
着重分析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特点、设计方法、关键技术等内容,阐述了数据库在"松耦合"的原则指导下采用"两台一库"技术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数据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大型数据库的"...
关键词:基础数据库 大型数据库 全属性 全时序性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软件建设策略分析被引量:1
《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第2期27-29,共3页董侬生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的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系统工程,对全国水利信息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一期工程于2011年1月6日通过了水利部的竣工验收。文章总结了指挥系统的结构特征,阐述了系统建设策略和技术路线,并对松...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软件建设 “两台一库” 松耦合策略 
数字防汛与信息标准体系被引量:3
《人民黄河》2003年第2期6-7,12,共3页董侬生 
阐述信息标准体系在数字防汛中的基础地位,分析并着重介绍信息标准体系中信息表示标准、信息分类与交换标准和信息应用标准。结合《防洪工程数据库》,说明信息标准的复杂程度会急剧增加。在数字防汛工作中应优先安排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词:数字防汛 信息标准体系 防洪工程 黄河 数据库结构 
防汛抗旱中的3S技术被引量:6
《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第10期26-29,共4页董侬生 冯国红 
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可以充分应用3S技术.目前,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中,GIS主要应用在信息管理、防洪规划、洪水预报、城市防洪、防汛抢险救灾、灾情评估及旱情旱灾统计等;GPS主要应用在大坝变形监测、河道断面测量...
关键词:防汛抗旱 GIS GPS RS 
防洪工程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被引量:5
《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第7期41-44,共4页董侬生 
防洪工程数据库是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综合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防洪工程数据库内容包含了防汛抗旱工作所需的18类工程基础信息.设计内容主要有:数据模型、表结构、视图、编制数据字典、代码、安全、管理,以及编写数据整编手册等.建...
关键词:防洪工程 数据库 设计 
信息交换标准在水利信息化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水利》2002年第7期64-65,共2页董侬生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交换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1999年已获批准的《中国河流名称代码》在水利信息标准体系起基础性的作用,目前以它为基础的系列水利工程编码的编制工作正在继续开展。本...
关键词:信息交换标准 水利信息化 水利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