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树猛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钻孔灌注桩测试仪钻孔弹模国贸大厦开挖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黄河》《安徽建筑》《建筑施工》《路基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石坝砾石土心墙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被引量:5
《人民黄河》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耿瑜平 蓝树猛 
土石坝心墙作为坝体主要防渗结构,在施工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幅度、消散水平及初蓄期的防渗性能对大坝的初蓄和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某高土石坝砾石土心墙孔隙水压力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砾石土心墙在施工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幅度与...
关键词:土石坝 心墙 孔隙水压力 消散 水力劈裂 
光学成像技术在某工程大口径钻孔中的应用被引量: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83-85,共3页杨红云 蓝树猛 闫思泉 
相对小口径钻孔,对大口径钻孔进行全孔壁光学成像存在困难.为了对大口径钻孔进行全孔壁光学成像,分别设计了干孔和水下两种方案.干孔方案采用数码相机对孔壁进行分幅采集,水下方案采用全景成像系统全孔壁一次成像.分别从方案设计、仪器...
关键词:全孔壁 光学成像 大口径钻孔 
毛尔盖水电站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及其分析
《安徽建筑》2012年第1期210-212,共3页蓝树猛 汤荣贵 耿瑜平 
对毛尔盖水电站大坝表面变形进行了平面监测和水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游坝面观测墩变形与蓄水有较好关联性,即库水位上升阶段变形较大,库水位稳定阶段坝面变形量减小,而下游坝面变形和廊道变形与库水位上升无明显关联;大坝表面变形特...
关键词:大坝 表面变形 监测 变形分析 
接触式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被引量:2
《路基工程》2011年第5期143-145,共3页蓝树猛 周锡芳 李飞 
结合当前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方法的不足,分析了接触式成孔检测系统的优点并对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包括孔深、孔径、沉渣厚度、孔斜等问题均进行了介绍。并以天津某大楼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为例,阐明该方法在保证成桩质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成孔质量检测 接触式 
天津奈伦国贸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研究被引量:3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蓝树猛 
天津奈伦国贸大厦基坑属于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和面积均较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方案,并从基坑底部隆起变形、基坑外围水位变化以及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分析。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基坑支护较为安全可靠,但基...
关键词:深基坑 开挖 支护 变形监测 
FLAC软件在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安徽建筑》2011年第4期180-181,177,共3页汤荣贵 蓝树猛 
结合土力学中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并运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对某尾矿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坝顶坡面附近的位移较大;坝体内的剪应力等值线大致呈圆弧形,且坝脚出现了应力集中;坝体危险滑面主要集中在坝脚处...
关键词:尾矿坝 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FLAC软件 模拟分析 
天津奈伦国贸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研究被引量:1
《安徽建筑》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蓝树猛 张毅 李飞 
天津奈伦国贸大厦基坑属于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和面积均较大。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方案,并从基坑底部隆起变形、基坑外围水位变化以及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分析。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基坑支护较为安全可靠,但基...
关键词:深基坑 开挖 支护 变形监测 
接触式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被引量:1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4-26,60,共4页蓝树猛 周锡芳 李飞 
结合当前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方法的不足,分析了接触式成孔检测系统的优点并对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包括孔深、孔径、沉渣厚度、孔斜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天津某大楼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测试结果为例,说明了该系统在保证成桩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成孔质量检测 接触式检测系统 
全自动智能化钻孔弹模测试仪的设计与应用
《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第12期14-17,共4页马若龙 董林育 蓝树猛 
岩体弹性模量是水利水电等大型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岩体参数,而钻孔弹模测试是获取岩体变形参数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孔中原位静弹模测试仪器—HHWT-TM01型全自动智能化钻孔弹模测试仪的设计及应用情况。该仪器基于钻孔...
关键词:钻孔弹模 全自动 智能化 
接触式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被引量:3
《建筑施工》2010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蓝树猛 周锡芳 李飞 
针对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方法的不足,比较分析了接触式成孔检测系统的优点,对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包括孔深、孔径、沉渣厚度、孔斜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以天津某大楼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为例,指出该方法在检测成桩质量上具有的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成孔质量检测 接触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