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

作品数:15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窃听EDFA光纤弯曲损耗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四波混频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光纤弯曲的光信号窃取方法研究被引量:4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0年第5期36-39,共4页赵峰 邓大鹏 史雅宁 林初善 
提出了基于光纤弯曲的光信号窃取方法,即"剥光缆,弯光纤,取信号,解信息"。通过推导光纤弯曲泄漏公式和考察两类光信号窃取影响因素,得出实施光信号隐蔽窃取所需的最佳光纤弯曲半径。在此理论指导下,设计了光信号窃取系统框架结构,并搭...
关键词:光纤弯曲泄漏 光信号窃取 弯曲半径 
光缆线路窃听检测与定位系统研究
《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赵峰 史雅宁 
分析得出窃听具有两大特征:其一,微量光功率泄漏;其二,弯曲光纤产生异常应变,对此分别提出了检测窃听第一特征的长波长光信号法及检测与定位窃听第二特征的布里渊时域反射法,并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了光缆线路窃听检测与定位系统,介...
关键词:窃听 长波长光信号 布里渊时域反射 检测 定位 
多维频谱空间下的动态频谱管理研究被引量:3
《通信技术》2009年第6期41-43,共3页史雅宁 王磊 赵峰 
根据频谱管理现状,阐述了多维频谱空间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提出了以多维频谱空间作为动态频谱管理工具的思想,分析了可实现该思想的技术手段,即自适应的频谱利用新技术,并从频谱管理法规和频率指配程序两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多维频谱空间 自适应频谱技术 动态频谱管理 频谱管理法规 
全光网络中攻击的检测与定位被引量:2
《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5期18-20,26,共4页李卫 王芳 赵峰 
从研究攻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全光网络安全管理框架。针对常见网络中的攻击,分析了网络中易受攻击的器件,分别采用参数比较检测法和综合监测器件检测法,准确地检测出带内干扰攻击、带外干扰攻击、窃听和断纤。运用两种新的检测方法,结...
关键词:全光网络 攻击 攻击检测 攻击源定位. 
一种新的光缆窃听系统研究被引量:3
《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3期49-51,共3页王芳 景小宁 赵峰 
基于光纤弯曲辐射,提出了四步光缆窃听法,即"剥光缆,弯光纤,取信号,解信息"。通过推导光纤弯曲损耗公式和考察两类窃听影响因素,得出隐蔽窃听所需的光纤弯曲最佳曲率半径值。在此理论指导下,设计了窃听系统框架结构,并搭建了光纤窃听实...
关键词:四步光缆窃听法 光纤弯曲损耗 窃听 曲率半径 
抵御降质攻击的WDM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邓大鹏 李洪顺 林初善 赵峰 
总参谋部基金资助项目(CTZ336)
从光放大器面对的两种隐蔽降质攻击方式出发,介绍了基于色散补偿光纤(DCF)的WDM系统的优化方案,得到了DCF的最佳色散补偿效率和最佳敷设位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原系统和两种改进系统抵御隐蔽降质攻击的效果,得到了抵御降质攻击的最...
关键词:光网络安全 色散补偿光纤 掺铒光纤放大器 拉曼光纤放大器 
一种新的光信道窃听和攻击方法研究被引量:3
《光通信技术》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赵峰 邓大鹏 郭春晓 李洪顺 林初善 
在分析四波混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基于四波混频效应实施光信道窃听和攻击的方法;仿真了对光信道窃听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攻击试验,这种攻击可导致通信系统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服务拒绝。
关键词:四波混频 窃听 攻击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一种新型光纤光缆窃听及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7
《光通信研究》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邓大鹏 李洪顺 林初善 赵峰 
文章首先通过推导弯曲损耗系数的理论公式,分别考察了弯曲窃听的两类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窃听系统框架结构,搭建了光纤窃听实验系统,实现了隐蔽窃听,而且得到了实现弯曲窃听的最佳弯曲半径;最后,针对该隐蔽窃听的特征并利用...
关键词:隐蔽窃听 弯曲损耗 长波长监测 
DPSK/SCM组合调制在光标记交换中的应用性能评估被引量:1
《光通信技术》2007年第6期47-49,共3页邓大鹏 林初善 赵峰 李洪顺 
基于光标记交换中的DPSK/SCM组合调制方案,分别仿真了SCM调制灵敏度、副载频和标记速率三个因素对DPSK信号性能的影响,得出副载波最佳调制灵敏度为0.3,最佳副载波频率的大小为净荷速率的一半或与之相等,且标记信号速率越高,净荷的接收...
关键词:DPSK/SCM 调制灵敏度 副载波频率 标记速率 
光网络攻击定位方法和攻击定位算法的研究
《光通信技术》2007年第4期29-31,共3页解东宏 张引发 邓大鹏 赵峰 景琦 
分析了光网络攻击定位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攻击定位方法分析基础上,对基于分布式攻击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攻击定位算法。最后给出一个端到端的光通道攻击检测和定位方案。
关键词:攻击定位 定位方法 定位算法 定位方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