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敏

作品数:19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电生理心律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8例预激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的射频消蚀治疗被引量:2
《中华儿科杂志》1995年第2期107-108,共2页曾国洪 张智伟 李虹 王慧深 李渝芬 陈为敏 
18例预激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的射频消蚀治疗曾国洪,张智伟,李虹,王慧深,李渝芬,陈为敏1987年,Borggrete率先把射频消蚀术应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JACC,1987,10:576]。近年来,射频消...
关键词: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蚀 儿童 
小儿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小儿急救医学》1994年第2期59-61,共3页陈为敏 
小儿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510100)陈为敏心力衰竭(心衰)与心律失常都是小儿常见病症,二者关系密切。严重心衰常并发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又可诱发或加重心衰。如何认识二者之相互关系而给予恰当的预防及处...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儿童 并发症 病因 处理 
60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治疗随诊分析
《实用儿科杂志》1993年第3期218-219,共2页王慧深 陈为敏 李渝芬 
1973年1月~1992年6月我们对60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按3个阶段治疗方法进行了为期2月~15年的随诊。结果是第三阶段在洋地黄和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无论治愈率,好转率及心律失...
关键词:扩张型 心肌病 药物疗法 儿童 
小儿心脏病无创性及有创性检查被引量:5
《实用儿科杂志》1993年第1期3-5,共3页陈为敏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诊断心脏病的先进仪器设备陆续问世,这既丰富了心脏病的诊断检查手段,亦相应进一步提高了心脏病的诊断水平。心脏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分为无创性及有创性检查两大类。前者包括病史、体格检查、X线、心电图、心音图、心向...
关键词:心脏病 诊断 儿童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2年第3期175-177,共3页吴琼芳 吴桂萍 钱明阳 陈为敏 王智琼 杨桂香 
我们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76例孕龄从21周到42周的正常胎儿心脏各瓣膜血流频谱,测量 1.最大血流速度;2.血流频谱积分;3.主动脉、肺动脉血流的加速时间、射血时间;4.二尖瓣、三尖瓣血流的E峰、A峰;计算通过各瓣口的每搏量、心排量。...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胎儿 心功能 
CPA—Ⅱ心血管功能仪测定儿童心功能的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1992年第2期82-83,共2页王慧深 李渝芬 陈为敏 吴桂萍 吴琼芳 
本文报道应用CPA-Ⅱ心血管功能仪(CPA-Ⅱ)测定儿童心功能的研究。将CPA-Ⅱ所测各项心功能值与二维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2DCFI)及心导管检查所测心功能值进行比较,除左室舒张末压外,各项心功能值相关良好。说明CPA-Ⅱ所测值准确、可信;初...
关键词:心血管功能仪 儿童 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被引量:2
《临床儿科杂志》1991年第6期410-411,共2页陈为敏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血压及体循环阻力的作用,进一步发展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BAS,以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获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儿童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激肽酶Ⅱ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附177例分析被引量:1
《临床儿科杂志》1991年第5期278-280,共3页吴桂萍 吴琼芳 钱明阳 陈为敏 
本文对172例经心导管检查或手术证实有VSD、ASD、PDA及5例误诊者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FI)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DCFI是诊断VSD、ASD、PDA的敏感方法,并能迅速显示心内分流的方向、位置及分流束宽度,在VSD及ASD的分型与手术对...
关键词:血流显像 心脏病 儿童 超声检查 
小儿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1年第2期20-22,共3页李渝芬 吴琼芳 吴桂萍 陈为敏 
成人或小儿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病因,过去均考虑为风湿性心脏病较多见。近年来由于病理认识及诊断技术的进步,对IMR的病因看法也有所改变。为了探讨小儿IMR的病因,我们对1979年1月~1989年12月确诊IMR患儿81例的病因与超声心...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病 流束 二尖瓣前叶脱垂 诊断技术 二尖瓣口 二尖瓣叶 升主动脉 心浊音界 
川崎病的心血管病变及其处理被引量:31
《临床儿科杂志》1991年第1期30-32,共3页陈为敏 
川崎病于1967年由Kawasaki首先报道,近年来发病数逐年增加,遍及全世界,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受累及其严重后果而日益受到重视。心血管病变涉及全身中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炎及全心炎,冠状动脉几乎100%显示炎症,此外,尚可累及髂动脉、...
关键词:川崎病 心血管病变 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