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海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环境变迁城市建设风俗黄河上游地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城市建设对周边林地的影响
《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105-109,共5页陈新海 
河北省社会科学项目<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1368-1928)>阶段成果之一;批准号:HB10GJ016
明清时期是黄河上游地区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比较严重的一个时期,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以木构架为主要建筑特征的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产生了对林木的需求,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官署、民居、寺庙的修建,以及官员、百姓日常生活的薪柴需...
关键词:明清 黄河上游地区 城市建设 森林 
试论赵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陈新海 贺军妙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燕赵文化的几次嬗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200701102)
赵的疆域跨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在不同的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风俗。赵地风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在邯郸地区、中山地区、代北地区、太原上党地区的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赵文化 风俗 地域特征 地理基础 
清代河湟地区的土地垦殖与环境变迁研究被引量:5
《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73-78,共6页陈新海 刘永 
清代是河湟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时期,土地垦殖的速度加快,到乾隆年间位于河川谷地的农田均已开垦出来,但随着人口增加,土地的开垦逐渐伸延及山坡地。坡地、山地的增加,对山体植被破坏较大,水土流失加剧,造成部分农田的荒废及环境面貌的改变。
关键词:清代 河湟地区 土地垦殖 环境变迁 
清代直隶地区城镇分布的地域特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89-95,共7页陈新海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清代直隶地区"。编号:S202401
直隶地区的城镇在清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城镇由西部向东部渐而推进的地域特征,随着东部冲积和滨海平原的开发,城镇兴起较快,北部地区则以其山川优势成为皇家练兵、避暑之地而带动了当地城镇的发展。直隶作为京畿重地以及天津受西...
关键词:直隶地区 城镇 核心城市 天津开埠 地域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