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旭

作品数:2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恋爱文化蕴涵杂剧元杂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河西学院学报》《文学界(理论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杂剧中范仲淹形象的文化蕴涵
《四川戏剧》2016年第8期83-86,共4页雷天旭 
在元代现有的五部涉及范仲淹的杂剧里,元杂剧作家怀着无比敬仰之情将其塑造成为皇帝赏识和依赖的股肱大臣,其中寄托了元代文人功名仕进的人生理想、整饬吏治的社会理想、深重的社会忧患意识,以及对宋亡原因的思考。
关键词:元杂剧 范仲淹 文化解读 
元杂剧中范仲淹形象的文化蕴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13-116,共4页雷天旭 
在元代现有的五部涉及范仲淹的杂剧里,元杂剧作家怀着无比敬仰之情将其塑造成为皇帝赏识和依赖的股肱大臣,其中寄托了元代文人功名仕进的人生理想、整饬吏治的社会理想、深重的社会忧患意识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关键词:元杂剧 范仲淹 文化蕴涵 
元代士妓恋爱杂剧中鸨母形象的文化蕴涵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雷天旭 
鸨母作为元代士妓恋爱杂剧中次要的、反面角色,长期以来为论者所忽视,其实她们在剧情发展、戏剧冲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她们对传统纲常的挑战和对女性传统的颠覆,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性畸变和世态炎凉,其言谈举止则折...
关键词:士妓恋爱杂剧 鸨母形象 文化蕴涵 
论元代士妓恋爱杂剧的中和美
《运城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76-79,83,共5页雷天旭 
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元代的审美风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不再固守传统。然而通观现存的元代士妓恋爱杂剧,无论是作品内容、情节结构、情感历程,还是整体风格上都表现出中和美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士妓恋爱杂剧 尽善尽美 情节结构 风格 中和美 
元代婚恋剧中歌妓形象变异的文化蕴含
《临沂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13-116,共4页雷天旭 吴娱 
元代士妓恋爱剧和婚姻家庭剧中,塑造了大量的歌妓形象,这些歌妓形象存在着明显的变异现象。爱情剧中,由于草原文化的冲击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尽情美化歌妓的同时,又为她们设计了理想的归宿;婚姻家庭剧中,出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则对歌妓...
关键词:元代婚恋剧 歌妓形象 变异 文化蕴含 
论元杂剧中范仲淹形象的人格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6-19,共4页雷天旭 
元代仅有的5部涉及范仲淹形象的杂剧中,虽然他都不是以正末(主角)的身份出现,但元杂剧作家们却一致性地颂扬他忧以天下、为国举贤、廉洁奉公、从容平和、独立不迁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元杂剧 范仲淹 人格美 
甘肃崇信民歌的文化蕴含及其发展思考
《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2-115,共4页雷天旭 张海铭 
崇信民歌扎根于民间,它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而产生,反映了民间社会的伦理观念和精神风貌。它是当地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宣泄、自我娱乐的文化工具,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最淳朴的理想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
关键词:崇信民歌 文化蕴含 发展 
从《瓯北诗话》的体例看赵翼的文学史观被引量:2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5期221-222,共2页王殿明 雷天旭 
《瓯北诗话》是赵翼的诗学理论著作,其体例本身体现了赵翼通达的文学史观。在对历代诗歌进行关照的基础上,表现出对"当代"诗歌价值与地位的自觉认同,对文以代变的诗歌发展规律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瓯北诗话》 赵翼 文学史观 
元代士妓恋爱剧中伦理意识的文化蕴涵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0-82,共3页雷天旭 
由于元代文人文化观念和现实处境的变化,使得元代士妓恋爱剧中所反映的伦理意识具有了新的文化蕴涵,但无论是对真情的呼唤,还是对理想化的婚姻追求,本质上都反映出作者对及时婚姻的强烈愿望和对婚姻伦理的维护。
关键词:元代 士妓恋爱剧 伦理意识 文化蕴涵 
元代士妓恋爱杂剧的悲剧意蕴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雷天旭 
向来被视为元代爱情喜剧的士妓恋爱杂剧,由于个体性追求与整体性命运的冲突,其中又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在剧作中主要表现在悲剧性歌妓形象的刻画,情与理的强烈冲突,隐藏在团圆结局背后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
关键词:士妓恋爱杂剧 悲剧蕴含 情理冲突 团圆结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