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光

作品数:9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地质构造危险性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研究》《华南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按新的水库诱发地震分类探讨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被引量:13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第2期51-58,共8页刘忠书 韩晓光 龚平 
国家科委"七五"攻关项目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库诱发地震分类方法,将水库地震分为断裂活动型、崩滑塌陷型、膨胀破裂型和岩溶气爆型四大类共十个亚类。指出评价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实际上主要是评估诱发断裂活动型水库强震的可能性。在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区水库...
关键词:地震 类型 地震强度 长江三峡 水库诱发地震 
江汉洞庭盆地的非对称扩张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被引量:35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年第2期56-66,共11页刘锁旺 甘家思 李蓉川 韩晓光 申重阳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依据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第四纪地质和构造地貌等资料,参照目前可以接受的应力-荷载模型、热扩散模型和非对称扩张模型,较详细地论述了江汉洞庭盆地(JDB)的构造演化历史、主要活动断裂的新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的相关特征,...
关键词:地震 危险性 活动构造 江汉盆地 
鄂西秭归5.1级地震构造条件研究被引量:2
《地震研究》1994年第1期61-66,共6页韩晓光 刘忠书 李安然 
在对震中区及其外缘区域考察和有关资料分析基础上,本文对1979年鄂西秭归龙会观5.1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通过震中区的一组北东向断裂为龙会观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关键词:区域构造 构造条件 地震 震级 
黄陵背斜东南边缘北东向线性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3
《华南地震》1992年第4期42-45,共4页韩晓光 徐卓民 
黄陵背斜东北,西北及西南三边为大断裂所切割,唯其东南边缘仅在卫星影象上有一线性构造。经实地考察研究,该线性构造地表以张性裂隙带的形式出现,其深部部分地段以主断面形式出现,从而在几何形态上组成一个完整的黄陵菱形断块构造。在...
关键词:黄陵背斜 线性构造 地震活动性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模式识别方法初探被引量:2
《华南地震》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薛军蓉 李蓉川 韩晓光 
本文阐明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国内22个水库为样本(其中11个是有震样本),提取水库诱发地震有关的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及特征,对拟建长江三峡三斗坪和清江隔河岩高...
关键词:水库 诱发 地震 危险性 预测 模式 
长江三峡地区地震活动度分析
《华南地震》1991年第3期31-36,共6页龚平 韩晓光 高士钧 
本文运用地震活动度的概念,对三峡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本地区地震活动度年平均值低,Ms≥2.0级地震与构造有密切关系等结论。
关键词:地震活动度 模糊集合 空间因子 长江三峡 地质构造 
湖北省宜都潘家湾M_s4.9级地震发震构造标志研究被引量:1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1年第2期75-81,共7页韩晓光 李安然 张飞飞 岳书玉 
1961年3月8日潘家湾地震(M_S=4.9)是发生在鄂西三峡地区的中强地震之一。通过宏观考察和地质构造调查,对这次地震发震构造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地震构造标志可归纳如下: (1)地球物理场梯级带,尤其是位于中国东部重力梯级带东缘附近,也大致...
关键词:地震 发震构造 湖北 
中国东部四个水库震例的诱震环境因素研究被引量:5
《华南地震》1990年第3期89-99,共11页李安然 徐永键 韩晓光 张飞飞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四个诱震水库的地质调查及其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地震诱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诸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水库地震的诱发因素很多,但大体上可归纳成库水渗透条件和发震构造条件两类;这些环境因素只有在它们按一定方式恰当地组...
关键词:水库 诱发地震 环境因素 渗透 库水 
丹江口水库渗透环境及诱震效应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西北地震学报》1989年第4期101-104,共4页徐永键 李安然 韩晓光 
1.引言丹江口水库自1967年11月开始蓄水。1970年1月起,库区一些特殊地段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地震活动,并分别于1972年4月3日和1973年11月29日发生了林茂山3.5级(Ms)地震和宋湾4.7级(Ms)震群活动。
关键词:水库 渗透环境 诱震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