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明

作品数:10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表面活性剂催化乙烯基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改性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节能技术》《山东化工》《化工新型材料》《涂料工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汽油微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3
《节能技术》2003年第5期14-16,共3页吴可克 高学明 
探讨了汽油微乳体系中 ,不同乳化方式、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助表面活性剂对掺水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并对制得的微乳汽油进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当助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 2时 ,制得的微乳汽油中掺水量最适宜燃烧 ...
关键词:汽油 微乳液 制备 表面活性剂 性能测试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第5期38-41,共4页高世萍 戴洪义 陈丽凤 高学明 周景辉 
在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反应后期 ,加入少量乙烯基硅氧烷 ,制得改性苯丙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初步确定了聚合物结构。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硅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进程、乳液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乙烯基硅氧烷 改性 苯丙乳液 研究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有机硅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研究被引量:15
《涂料工业》2003年第5期1-4,共4页高世萍 戴洪义 陈丽凤 高学明 周景辉 
在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反应后期 ,加入少量乙烯基硅氧烷 ,制得改性苯丙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初步确定聚合物结构。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硅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进程。
关键词:乙烯基硅氧烷 改性 苯丙乳液涂料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共聚反应 
制浆废液中溶解木素的壳多糖可絮凝性被引量:6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4,共4页张运展 班卫平 高学明 孙加龙 
用絮凝方法分离溶解木素,是造纸废液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介绍了关于新型絮凝剂壳多糖絮凝性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分别对亚硫酸氢镁法苇浆、碱法麦草浆、中性亚硫酸钠法苇浆3种制浆废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废液中的固...
关键词:制浆废液 溶解木素 造纸 壳多糖 絮凝剂 絮凝性 综合利用 
与键角有关的叠氮化银的位能面和无辐射跃迁被引量:1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94-98,共5页高学明 石守衡 褚恩义 张绍印 戴洪义 
用考虑到电子相关能的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MC CEPA ,ACPF和CEPA)计算了键叠氮化银Ag N与N N间面内与面外不同键角和面外一定的键角沿着AgNNN间的距离R2 几个最低的激发态和基态单态的势能曲线。两个最低的三重态的势能曲线在R2 =3.392 ...
关键词:叠氮化银 无辐射跃迁 从头计算法 量子化学 光解机理 
常压碱法制备支链酸被引量:1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高学明 张绍印 陈岩 陈丽凤 姜旭芳 王成和 
采用支链脂肪醇利用碱为催化剂经高温常压氧化制备支链酸 ,并对影响反应的催化剂的种类、组成、温度、时间诸因素进行了探讨 ,找到了实验室制备支链脂肪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在碱醇摩尔比为 ( 1~ 1 .5)∶1 ,NaOH与KOH摩尔比为 3∶7,反应...
关键词:支链酸 支链醇 制备 高温常压氧化 碱催化 
用于辐射固化的特种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发展动向被引量:14
《山东化工》2000年第1期25-26,30,共3页戴洪义 王少君 高学明 王美君 
介绍了用于辐射固化的丙烯酸酯单体的主要性能及其开发研究动向。
关键词:特种丙烯酸酯单体 辐射固化 发展动向 
丙烯酸选择氧化反应机理被引量:1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41-148,共8页冯玉彪 高学明 张绍印 朱艳云 
对稀土铈和钼酸铋不同比例的催化剂下,丙烯选择催化呈现的比较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给出统一合理的机理。指出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晶格氧经历吸附原子态氧,但不生成分子态氧。并拟定不同比例条件下,丙烯氧化的反应机理,很好地解释了实...
关键词:丙烯 氧化 反应历程 丙烯醛 催化剂 选择氧化 
锡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催化2-辛基十二烷醇肉豆蔻酸酯的合成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57-160,共4页张绍印 高学明 刘彦军 王成和 
针对硫酸、对甲苯磺酸等作催化剂合成2辛基十二烷醇肉豆蔻酸酯时,所得产品颜色深重,后处理困难等缺点,采用SnO和Sn3O2(OH)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2辛基十二烷醇肉豆蔻酸酯,通过对影响反应的要素如温度、反应配比等...
关键词:辛基十二烷醇 肉豆蔻酸酯 酯化 催化剂 MOD 
TiO_2对RuO_x的载体的催化作用被引量:1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戴洪义 高学明 
以TPR、TGA、CO滴定方法对TiO_2、Al_2O_3为载体的RuO_x氧化还原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以TiO_2为载体,可以降低RuO_x的还原峰温,提高RuO_x中氧的活性,降低CO与RuO_x的反应活...
关键词:氧化钌 氧化还原 二氧化钛 载体 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