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光明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PVR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内定向模型眼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眼内定向转染报告基因的研究被引量:3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年第3期224-226,共3页万光明 曾水清 
目的 观察目的基因在玻璃体增生膜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基因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可行性。 方法 用 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 ,直接注入 PVR模型眼玻璃体腔...
关键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基因治疗 PVR Β-半乳糖苷酶 
α-糜蛋白酶与粘弹剂在摘出严重脱位晶体术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年第10期645-646,共2页万光明 李荣 王翔 吕勇 张效房 
目的 :探讨一种摘出严重脱位晶体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粘弹剂的推压力 ,使严重脱位之晶体完整娩出。结果 :本组病例2 0眼中除 2例术中改用其他方法外 ,其余各例晶体均完整娩出 ,术中、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此手术方法对晶体脱...
关键词:粘弹剂 晶体肿位 a糜蛋白酶 外科手术 
眼科基因治疗的体内实验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年第5期314-317,共4页万光明 曾水清 张效房 
基因治疗系指利用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 ,在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类方法。基因治疗在眼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 ,基因治疗在眼科领域尚处于实验起始阶段。本文对眼内基因治疗的途径与方法、目前进行的眼组织基因治疗实验研...
关键词:眼科疾病 基因疗法 病毒方法 非病毒方法 
氧氟沙星缓释植片在玻璃体腔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年第3期251-252,共2页陈建斌 曾水清 吴颖楠 万光明 贺乐荷 
目的 研究氧氟沙量缓释药物植片在玻璃体腔释药过程 ,为外伤性眼内炎等玻璃体腔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体外释药数据 ,选取含氧氟沙星 10 %、分子量为 12 ,5 5 0的聚乳酸缓释植片 ,植入兔眼玻璃体腔 ,采用高效液...
关键词:氧氟沙星 玻璃体腔 缓释植片 眼内炎 药代动力学 
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复方脂质体的眼毒性研究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年第2期75-76,共2页万光明 曾水清 张缨 陈雯 全东琴 熊雁鸣 苏德森 
卫生部课题基金
为探讨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的新型制剂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复方脂质体的视网膜毒性,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四组,第一、二、三组分别于玻璃体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丁卡地塞复方脂质体,第四组玻璃体内注入注射用水作对照。术后行裂隙灯...
关键词:丁胺卡那霉素 地塞米松 脂质体 毒性 视网膜 
医用粘合剂用于眼内异物定位被引量:2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4年第1期43-43,共1页万光明 张效房 
眼内异物的X线定位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因其定位较为准确可靠,而且不受眼的屈光介质浑浊的影响,所以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临床上仍多采用Norman于1915年所设计的角膜缘环形标记定位法,最简便的方法是角膜...
关键词:眼内异物 定位 粘合剂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的测量
《眼科新进展》1993年第4期54-55,共2页王卫群 万光明 杨进献 
玻璃体切割(简称玻切)是眼科手术中的一大飞跃。它使许多眼病的治疗获得丁突破性进展.但玻切术后眼压常常会异常升高或降低,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疵,若及早发现眼压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玻切术后眼压测量是术后一...
关键词:眼压测定 玻璃体切割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