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珠

作品数:14被引量: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更多>>
发文主题:刺槐刺槐林林地水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流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林业科技通讯》《水土保持通报》《陕西林业科技》《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技术的研究
《陕西林业科技》1997年第3期35-38,共4页余清珠 王进鑫 刘增文 
通过设立标准地、定位观测,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龄期阳坡、半阳坡为17年,阴坡、半阴坡为15年;皆伐改造带状更新类型,以2刺3油类型最为理想;更新树种以油松最为适宜。
关键词:刺槐 皆伐改造 带状更新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坡地刺槐不同皆伐更新幼林地土壤水分动态被引量:16
《生态学报》1997年第3期234-238,共5页刘增文 余清珠 王进鑫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子专题!85-08-01-04(3d)
坡地刺槐林成熟后便须进行皆伐更新,更新方式可采取萌芽更新和带状混交更新两种方式。分析了刺槐林更新改造后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和空间变异规律及林地耗水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槐林皆伐更新促进了200cm以下深层土壤水分向根层的补...
关键词:坡地 刺槐 林地水分 黄土高原 更新林 土壤水分 
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方式初探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第8期19-21,共3页余清珠 王进鑫 刘增文 
用互比排列设置刺槐林改造更新小区,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探讨理想的更新方式,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雨强、历时的条件下,林地土壤含水量三年均值,皆伐带状更新区最高,皆伐萌芽更新区次之,对照区(未改造更新)最低;单位面...
关键词:刺槐 改造更新 迳流 土壤含水量 
北京杨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初探被引量:1
《陕西林业科技》1996年第3期23-26,共4页余清珠 张永宏 
以渭北黄土残源区塬面北京杨护路林为对象,进行胸高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年轮宽度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地温、≥10℃积温呈负相关;相关顺序为:年降雨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地温>≥1...
关键词:黄土高原 北京杨 年轮宽度 相关性 气候因子 
人工刺槐改造更新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肥力评价被引量:7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47-52,共6页王进鑫 余清珠 刘增文 白林波 
在人工刺槐林改造更新定位观测区,通过对土壤剖面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更新后的林地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液相率提高,通透及保水能力增强。同时土壤pH值降低,全N、有效P和阳离子交换量明显提高,但速效K含量略有下...
关键词:刺槐 人工林 土壤肥力 黄土高原 
化学除草剂在刺槐林改造更新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2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67-73,共7页王进鑫 余清珠 刘增文 蒋学伟 
1993~1994年,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改造更新幼林地,用4种化学除草剂对刺槐伐桩萌芽和林地杂草防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伐桩萌条防除应在萌条未木质化阶段用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或在伐桩未萌芽阶段用涂抹法施药,但前者...
关键词:除草剂 刺槐 混交林 萌芽更新 
刺槐林更新改造对林地水分环境的影响被引量:9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53-57,共5页刘增文 余清珠 王进鑫 
通过对原有刺槐林地、实行更新改造后形成的萌生幼林地和各种形式的刺槐、油松混交林地土壤水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对刺槐林实施改造后,林地水分状况明显改善,土壤湿度平均提高17.42%;林地土壤干层未因改造措施而消失,但其出...
关键词:刺槐 更新改造 林地水分 
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陕西林业科技》1994年第2期27-31,共5页王进鑫 余清珠 刘增文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
对渭北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调查研究表明:萌芽数量及幼树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而增大;伐桩上萌条分布在0~8c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2cm内,靠坡下方多于坡上方,每伐桩平均萌条7.7株;萌条有效株...
关键词:人工林 刺槐 无性更新 幼树发生 
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研究被引量:12
《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第4期15-19,共5页余清珠 王进鑫 高文秀 郭启程 
本项研究采用正交试验,选用L_9(3~4)正交表拟定试验方案,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造林质量的四个因素顺序是:造林树种(A)>栽植穴覆盖材料(D)>单株集流面积(B)>造林整地工程(C)。各因素...
关键词:集流 优化模式 干旱区 造林 
人工幼林蒸腾规律的研究被引量:4
《陕西林业科技》1992年第4期5-9,共5页余清珠 王进鑫 高文秀 郭启程 
本项目属于75-08-01-17专题
对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等新造人工幼林生长期蒸腾的研究表明:蒸强日间均值12~14时最大,0~2时最小,凌晨5~6时渐升。昼间均值顺序是:紫穗槐>刺槐>河北杨>白榆>侧柏。回归建立的五种树种蒸强与环境因子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方...
关键词:人工幼林 蒸腾强度 蒸腾耗水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