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炳灿

作品数:18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背飞虱水稻飞虱水稻害虫褐飞虱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昆虫学报》《食用菌学报》《植物保护》《浙江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锐劲特对水稻主要害虫总体防治策略和应用技术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宋会鸣 冯克强 钱元谦 冯炳灿 黄次伟 金梅松 
通过分析 1996~ 2 0 0 0年锐劲特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 ,明确了锐劲特对水稻主要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蜘蛛、蚕桑影响较小 ,提出了 5%锐劲特悬浮剂对水稻害虫的总体防治策略及相关的使用技术。
关键词:锐劲特 水稻害虫 防治策略 应用技术 杀虫剂 
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被引量:5
《浙江农业学报》1999年第6期287-292,共6页黄次伟 钱久谦 葛为彬 金梅松 冯炳灿 
通过定田、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直播稻、抛秧稻和移栽稻病虫 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多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直播稻重于抛秧稻,抛秧稻又重于移栽稻。早稻抛秧稻病虫为害...
关键词:水稻 轻简栽培 水稻病虫害 灾变规律 
灵芝膜喙扁蝽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食用菌学报》1998年第4期48-51,共4页金梅松 黄次伟 冯炳灿 周建敏 张长山 陈建华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根据1995~1997年在灵芝田对灵芝膜喙扁蝽[Mezira membranacea(Frab)]的调查结果,计算了6种分布型指数,经lwao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和lwao回归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灵芝田呈聚集分布,其分布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聚集原因既...
关键词:灵芝 灵芝膜喙扁蝽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灵芝膜喙扁蝽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植物保护》1998年第5期7-9,共3页金梅松 黄次伟 冯炳灿 周建敏 张长山 陈建华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灵芝膜喙扁蝽在浙江每年发生2代,若虫期为5龄,以成虫在土中的椴木周围及灵芝棚内紧贴土面的木片、竹片下越冬。该虫具有群集、假死、喜阴等习性。6~10月份为发生盛期,以灵芝菌丝为食,灵芝受其危害产量明显下降,品质降低。
关键词:灵芝 膜喙扁蝽 生物学特性 
浙北直播水稻主要虫害和稻纹枯病发生趋势研究被引量:4
《浙江农业学报》1998年第6期316-319,共4页冯克强 黄次伟 叶海英 冯炳灿 金梅松 许兆镇 何法根 
关键词:直播水稻 虫害 稻纹枯病 发生趋势 
灵芝膜喙扁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被引量:1
《食用菌学报》1998年第2期31-36,共6页金梅松 黄次伟 冯炳灿 周建敏 张长山 陈建华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灵芝膜喙扁蝽在浙江一年发生二代,若虫期为5龄,以成虫在土中的段木周围及灵芝棚内紧贴土面的木片、竹片下越冬。该虫具有群集、假死、喜阴等习性。每年6~10月为发生为害期。膜喙扁蝽以灵芝菌丝为食,灵芝段木受害后,灵芝产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灵芝 膜喙扁蝽 生物学特性 灵芝 防治 
早稻白背飞虱的增殖力和为害损失研究被引量:2
《浙江农业科学》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蒋学辉 冯炳灿 黄次伟 
早稻田笼罩接虫试验结果表明,白背飞虱不同虫量繁殖一个世代后,平均增殖26.57±5.27倍,子代数量随着接虫数的增加而增加,子代短翅型成虫比例则相反;水稻受害后的秕谷率、千粒重、产量与虫量的关系符合用Logistic...
关键词:早稻 白背飞虱 增殖力 允许损失率 防治指标 
晚稻第五代褐飞虱发生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科技通报》1997年第4期229-232,共4页陈建明 黄次伟 凌迎春 冯炳灿 瞿青茶 胡初生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浦江县病虫测报站1974~1994年褐飞虱发生的有关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599%,超过85%.7月份降雨量、平均最高气温。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 发生程度 主成分分析 晚稻 
白背飞虱迁入虫量、气象因子与主害代发生量的关系
《浙江农业科学》1997年第4期191-193,共3页冯炳灿 黄次伟 陈建明 蒋学辉 
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是以迁入为主的稻田前期虫量,其制约因子是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其中,早稻是6月中下旬至7月初田间长翅型成虫数量和6月上中旬降雨量及6月中旬晴雨指数;晚稻是...
关键词:白背飞虱 前期虫量 降雨量 主害代发生量 水稻 
棉铃虫卵粒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被引量:3
《浙江农业学报》1997年第3期140-142,共3页虞轶俊 冯炳灿 杨樟法 周新生 朱仕根 
通过1996年在第三、四代棉铃虫盛发期对27块棉田的2700棉株上的卵量随机抽样调查,经Iwao聚集指数测定,m/m>1;Taylor幂法测定,a=21462>0,b=13717>1;Iwaom—m回归分析,a=...
关键词:棉铃虫 分布型 抽样技术 聚集分布 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