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忠民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御史台谏官台谏制度北宋述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史研究》《历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关于北宋前期谏官制度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83-91,共9页刁忠民 
宋代谏官制度是我国中古史上一项重要制度 ,但因史籍缺略及记载之误 ,我们对北宋前期谏官制度的许多问题尚缺乏清楚认识。本文提出宋初即有谏院机构及其办事处所 ,对传统的谏院始于宋仁宗明道元年之说予以否定 ,在近年学者有所突破的基...
关键词:古史 吏员 北宋前期 史籍 宋初 学者 宋代 谏官制度 推断 成立 
试析熙丰之际御史台的畸形状态被引量:4
《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119-126,共8页刁忠民 
宋神宗熙宁、元丰时期 ,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具体表现为 :三院御史中地位较高的侍御史极少除授 ,殿中侍御史全无 ,监察御史亦几乎全属试用性质的“里行” ,并有长期建员不足、任期太短、迁罢太速的现象。出现...
关键词:御史台 先例 选任制度 监察机构 监察制度 试析 任期 变法 宋神宗 王安石 
论宋哲宗至高宗时期之台谏制度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62-70,109,共10页刁忠民 
宋代台谏制度发展到仁宗时期,形成了建员少、事权重、选择精的三大特点。本文仍从这三个方面,就哲宗至高宗时期的制度变化及实施状态进行考察。其结论是,此期台谏建员少、事权重的特点并无根本性变化,但选择精的传统却未能坚持,台谏官...
关键词:台谏制度 御史台 谏官 谏院 宋朝 
论北宋天禧至元丰间之台谏制度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78-87,共10页刁忠民 
关于宋代台谏制度发展演变的第一阶段,即北宋前三朝的状态,我已专文讨论①,本文则对第二阶段,即天禧元年(1017)至元丰八年(1085)间的台谏制度进行探讨。本来,从天禧元年至乾兴元年(1022)二月的五年多时间,应属...
关键词:北宋 台谏制度 天禧诏书 御史台 谏官 谏院 
北宋前三朝台谏制度述论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87-96,共10页刁忠民 
宋代台谏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所谓“台谏”,乃御史(御史台官)与谏官(两省谏官、谏院谏官)的合称。自秦、汉以来,御史为监察制度的主要执行者,而御史台是一个纠弹百官、肃正朝仪、鞫治诏狱的事务丛脞的职能机...
关键词:北宋台谏制度 御史台 谏官 谏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