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花药培养粳稻冬小麦花培技术光敏核不育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新技术》《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杂交水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灌溉旱作稻陆523
《农业新技术》2002年第5期28-28,共1页洪立芳 刘建平  
在我国北方年降雨量不足800mm的地区,要种植不灌水的“旱稻”是极其困难的,所以从栽培学的观点提出了灌溉旱作稻的概念,以区别于在生育关键时期需要保持水层的水田稻作或一般概念上的旱作农业,品种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土壤水分和灌溉...
关键词:灌溉旱作稻 陆523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冬小麦花培新品系“京单92-2097”及配套栽培技术
《北京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4-5,共2页张立全 刘建平 胡道芬 魏秀玲 魏小萍 
冬小麦花培新品系“京单92-2097”及配套栽培技术张立全刘建平胡道芬魏秀玲魏小萍(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利用花药培养方法又育成了一个冬小麦花培新品系“京单92-2097”。经...
关键词:冬小麦 花药培养 京单92-2097 配套技术 
冬小麦花粉苗移栽存活及生长的几个因素
《北京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5-7,共3页刘建平 魏秀玲 张利泉 魏小萍 胡道芬 
冬小麦花粉苗移栽存活及生长的几个因素刘建平魏秀玲张利泉魏小萍胡道芬(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冬小麦花培育种中,获得足够多的加倍单倍体植株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而提高花粉绿苗诱导率、花粉绿苗移栽存活率和花粉绿...
关键词:冬小麦 花药培养 移栽 存活率 
应用花培技术育成粳稻光敏核不育系1647S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1997年第1期41-45,共5页洪立芳 刘建平 刘秉全 胡道芬 毛振武 
用杂交育种和花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光敏核不育系1647S,在北京平原地区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在15h长光照条件下不育性稳定。该品系株型好,米质优良,配组优势较强,花培效率高,可以在华北平原北部稻区扩大配组试用,也...
关键词:粳稻 光敏核不育系 花药培养 育性转换 
影响小麦幼穗培养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北京农业科学》1996年第2期19-21,共3页蒋有绎 刘建平 赵克勇 王秀琴 
影响小麦幼穗培养因素的研究蒋有绎,刘建平,赵克勇,王秀琴(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小麦幼穗培养由于具有取材容易、消毒方法简便、再生频率高等优点而成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这一新的育种途径经常采用的技术。目前,...
关键词:小麦 幼穗培养 育种 
优质粳稻光敏核不育系1647S被引量:2
《杂交水稻》1996年第1期35-35,共1页洪立芳 刘建平 刘秉全 胡道芬 毛振武 
优质粳稻光敏核不育系1647SAjaponicaqualityPGMSline1647S洪立芳,刘建平,刘秉全,胡道芬,毛振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647S是一个以光敏为主...
关键词:粳稻 光敏核不育系 1647S 品种 
利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被引量:4
《北京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22-24,37,共4页刘建平 胡道芬 洪立芳 刘秉全 毛振武 李增高 张爱武 
利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刘建平,胡道芬(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洪立芳,刘秉全,毛振武,李增高,张爱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通常...
关键词:粳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花药培养 
粳稻半矮秆优质恢复系──京花106
《北京农业科学》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洪立芳 刘秉权 毛振武 刘建平 胡道芳 
粳稻半矮秆优质恢复系──京花106洪立芳,刘秉权,毛振武,刘建平,胡道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目前北方地区优质粳稻品种一般植株偏高,穗型较小,抗倒力欠强,增产潜力有限。而常...
关键词:粳稻 半矮秆恢复系 京花106 品种 
京花101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1993年第S1期42-43,共2页刘秉全 洪立芳 胡道芬 刘建平 
北京平原地区80年代后,相继推出中花号水稻品种,使其大面积水稻产量提高到450~500公斤,但因其抗倒性一般,限制其增产潜力,又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难于在北京地区全面推广。选育更高产、适应性广,抗条纹叶枯的春稻品种,是水稻生产中急待...
关键词:栽培技术 抗倒性 条纹叶枯病 豫北 增产潜力 平原地区 农作物品种审定 稳产性 选育工作 实粒数 
冬小麦幼穗培养几个因素的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1993年第1期22-24,共3页刘建平 夏晶 胡道芬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外界压力,在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形成小植株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的产生被认为对那些具有良好农艺性状、但还有单一缺陷的品种是一种有用的改良途径。
关键词:小麦 幼穗 组织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