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西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日报更多>>
发文主题:专栏编辑力坚守新闻评论时评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战线》《当代劳模》《新闻前哨》《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报副刊“乡”味浓
《新闻前哨》2018年第10期22-23,共2页刘章西 
读《农村新报》,感觉其围绕'农'字办报,办得很有特色。连其文学性副刊《乡人·乡事·乡情》,也是紧贴农村、农业、农民这个'三农'范畴,来取材布宴、烹调佳肴的,从而使这个副刊办得情趣盎然,'乡'味浓厚。这首先是体现在其定位的恰切上。...
关键词:文学性 农村新报 
建设性言论新特质探析——从《点题琢磨》的成功谈起
《新闻前哨》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袁新民 刘章西 姜平 
《点题琢磨》是湖北日报经济版一个以组论为主的言论专栏.开栏于2006年1月.至今已运作4年多。该专栏以“关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生活”为理念.依据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时聚焦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冰点、难点等问题,采用轻松、...
关键词:言论专栏 点题 经济社会生活 湖北日报 经济发展 新闻事件 经济版 
“评论权”开启评论新篇章被引量:1
《新闻前哨》2009年第11期57-58,共2页刘章西 袁新民 
2009年,我国在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上,首次将“评论权”载入国家人权文件——-4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强调:“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
关键词:评论 篇章 依法保障 新闻记者 中国政府 采访权 批评权 发表权 
开掘观点服务的富矿
《新闻前哨》2008年第8期63-65,共3页刘章西 姜平 胡亚琦 
"点题"的用意,就在于增强所选话题的针对性、贴近性、服务性;"琢磨"的用意,就在于少说空话、套话、大面子上的话,力求以独立的思考来深掘智慧之井,让独到的见地得以涌流;以"组论"形式呈现,则是为了突破一人对同一话题难说"不同话、多家...
关键词:观点 服务 解惑 
网“客”时评的写作规范
《新闻前哨》2007年第10期43-45,共3页刘章西 
对于开放性和自由度相当高的网络来说,挂出和跟帖不拘一格的时事或世事快评,即使是粗糙一些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对于纸质媒体尤其是对于主流大报来说,由于其时评更具旗帜和灵魂性质,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这类媒体的时评不仅要"快"...
关键词:写作规范 时评 “客” 纸质媒体 不拘一格 引导舆论 自由度 “质” 
对编辑力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被引量:5
《新闻前哨》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刘章西 
作者在本刊2004年第3期刊出《运用编辑力打造名专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编辑力”的概念,对编辑工作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最近,作者对编辑力若干问题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现予刊载,以飨读者。
关键词:编辑工作 作者 专栏 期刊 读者 
面向市场与坚守生命线
《新闻前哨》2006年第10期7-9,共3页刘章西 
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已逐步走向市场。即使是各级党报、机关报,也多是靠自身的经营来谋求发展。可以说,现在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事实上均已成为一种市场主体。而任何市场主体,其经营行为都不能不面向市场。媒体...
关键词:面向市场 生命线 坚守 新闻媒体 市场主体 经营行为 市场需求 报业集团 
网络时代新闻评论的嬗变与坚守被引量:7
《新闻前哨》2005年第6期58-60,共3页刘章西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反映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程度很高,也由于人们在网上发表评论相当自由、快捷,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大量的时评写手。这些写手除了在网上评说是非,表达见解,也将其言论等作品像...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新闻评论 嬗变 坚守 信息传播 人类社会 开放程度 传统媒体 流行趋势 互联网 传媒界 网上 舆论 时评 评说 报刊 言论 
编辑力:打造名专栏的一个实证被引量:9
《新闻战线》2004年第9期57-60,共4页刘章西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力是一种创造力,它包括编者的体力、智力和体智诸因素形成的合力。运用编辑力打造名专栏,最重要的是编者要遵循一定的理念,按照名牌专栏的必备要素,将各种相关的要求、诉求和图文资源等,通过编辑力的发...
关键词:报纸 名牌专栏 编辑能力 工作作风 
让旗帜在“贴近”中高扬——理论评论如何做到“三贴近”
《新闻战线》2003年第11期14-16,共3页刘章西 
关键词:党报 新闻评论 理论宣传 “三贴近” 群众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