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长宽

作品数:19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更多>>
发文主题:节水技术农田稻草标准粮田粮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农业科学》《农村科技开发》《湖南农业》《作物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七)
《湖南农业》2010年第7期18-18,共1页危长宽 
9.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用于玉米等大田生产,分为以下步骤。①分厢。首先施入底肥,深翻土壤,然后沿等高方向水平分厢,一般厢宽100厘米~120厘米,沟深20厘米~25厘米,宽25厘米,沟两头深为15厘米,以利将部分降水截留在沟中。②...
关键词:节水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连载 农田 播种法 大田生产 降水截留 宽窄行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六)
《湖南农业》2010年第6期19-19,共1页危长宽 
7.避旱种植技术 ①了解气候特点。从旱情考虑,湖南气候总的特点是3年有2旱,其中1大旱。一般上半年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而下半年降水稀少,缺水、干旱严重。一般4月~7月中旬为主要降水期,而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为主要缺水干旱期。...
关键词:节水技术 连载 农田 气候特点 干旱期 种植技术 资源丰富 种植面积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五)
《湖南农业》2010年第5期18-18,共1页危长宽 
7.改制降耗技术该技术适合稻田生产,主要通过调整耕作制度来达到节水目标。操作步骤及方法如下:①选择地点。计划改为旱水轮作的稻田,一要选择土壤通透性能好,质地适中,无洪涝渍害,农田排灌设施完备的稻田。二要靠近城镇,交通...
关键词:节水技术 农田 连载 降耗技术 节水目标 耕作制度 操作步骤 通透性能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四)
《湖南农业》2010年第4期20-20,共1页危长宽 
5.田间排灌分家技术该技术适合稻田生产。排灌分家包括:一是整个地块的排灌分家,分别建立排水沟和灌溉沟,其中排水沟深应在田面以下1米左右,既排洪又降低地下水。灌溉沟专门用于农田灌溉。二是单丘农田的排灌分家,即农田分别设立...
关键词:农田灌溉 节水技术 连载 设施建设 排水沟 排水口 排灌 地下水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三)
《湖南农业》2010年第3期20-20,共1页危长宽 
4.聚垄分厢套作技术对旱耕地实行聚垄分厢套作能有效地遏制土壤逐年下移,土层变浅变薄,无法耕种,以至抛荒的结果。本技术适合于0度~20度的坡耕旱地,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垄厢形式。在坡度15度以上时,多采取垄沟相间形式,其中垄...
关键词:节水技术 连载 农田 套作技术 操作步骤 旱耕地 坡度 垄沟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二)
《湖南农业》2010年第2期18-18,共1页危长宽 
3.坡改梯及坡面排水系统该技术适合旱作及果茶生产,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平整土地,而坡改梯是平整土地的主要形式。坡改梯需要配套完善的坡面排水系统,操作步骤及建设方法如下。①地点选择。实行坡改梯的地方坡度应在25度以下,局部坡...
关键词:节水技术 连载 农田 排水系统 平整土地 坡改梯 操作步骤 地点选择 
农田节水技术(连载一)
《湖南农业》2010年第1期20-20,共1页危长宽 
集雨节水主要通过建立地面拦、截、引、蓄系统,将地表径流集留于集水池中,待作物需水时使用,从而实现节水目标。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旱作及果茶生产,一般每667平方米集水容积10立方米左右即可满足作物季节性补灌需要。集水池建设步骤...
关键词:节水技术 连载 农田 集水池 集雨节水 地表径流 节水目标 位置选择 
稻草直接还田技术(下)被引量:1
《湖南农业》2009年第7期15-15,共1页危长宽 
五、撩穗收割与冬作物直播还田 1.适宜条件该技术适合晚稻草还田。收割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撩穗。其中机械收割,稻草尾掉落田间,稻草全量还田。人工收割的稻草尾带离田间,65%以上稻草还田。实践证明,该技术适合除无法排干的潜育型...
关键词:直接还田技术 稻草还田 机械收割 潜育型稻田 适宜条件 人工 田间 直播 
稻草直接还田技术(中)被引量:1
《湖南农业》2009年第6期13-13,共1页危长宽 
三、低割桩覆盖免耕还田 1.适宜条件低割桩是指早稻收割时齐泥割禾,稻桩高于田面在1厘米以下,在这种田面基本平整条件下覆盖的稻草紧贴田面。该项技术适宜在山丘岗区推广,只要有灌溉水源,保持田泥融和等条件,任何高度、任何小块...
关键词:直接还田技术 稻草 覆盖免耕 适宜条件 灌溉水源 稻桩 丘岗区 鸭舌草 
标准粮田建设内容与规划设计(下) 标准粮田建设规划与设计(2)
《湖南农业》2009年第5期15-15,共1页危长宽 
3.田间灌溉工程 灌溉沟布局以与排水沟相邻较好。工程建设中应根据灌溉水源特点,完善配套引水设施。①灌溉水源高于农田。建好导水渠,将水导入灌溉沟就行。②灌溉水低于农田。这是湖平区普遍存在的灌溉水源形式,一般借助抽水设施,...
关键词:灌溉工程 灌溉水源 设计 规划 粮田 标准 排水沟 抽水灌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