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昌

作品数:56被引量:6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社火文化空间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艺术评论》《艺术与设计(理论版)》《中国科技投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史略及艺术特征
《中国美术》2024年第3期54-67,共14页张西昌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催生的美术大众化成为文化现代化的紧密组成部分。至20世纪中叶,“徐蒋体系”在全国美术院校的构建更使中国人物画成了展现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典型模本。尤其在陕西,当代人物画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将对陕西当...
关键词:中国画 人物画 陕西人物画 美术大众化 现代艺术 
“空空树,树空空”--关于库淑兰现象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艺术品鉴》2024年第4期94-103,共10页张西昌 
库淑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库淑兰以其独具风格的彩贴剪纸作品引起了中国民间美术界的持续关注,并以接近“神话”的方式形成了“库淑兰现象”。本文旨在从民间艺人社会身...
关键词:库淑兰 民间艺人 剪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土手工艺的语言转型与知识创新——“陕西残疾人麦秆画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分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阶段性成果,YSXLL-202219。
如何振兴传统工艺?如何推进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审美契合?如何将传统工艺引入学院科研和教学之中?如何拉近学院审美和民艺思维的对话?这些都是目前传统工艺振兴的现实话题。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将传统工艺作为聋哑残障学生的...
关键词:聋哑残障 特殊教育 传统工艺 创新转型 麦秆画 
地缘与民生视域中的手工技艺——对安口窑制瓷业变迁的文本考察
《民艺》2023年第4期20-26,共7页张西昌 
手工技艺作为一种身体知识,其一端与自然所提供的材料相接,另一端,则与人类的生活关联,它是人类寻求生活支撑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目前对手工技艺的认知和研究中,似乎有着偏向审美和经验的倾向,从而对于手工技艺生发和应用的文化内容有...
关键词:地缘环境 民众生计 手工技艺 安口窑 制瓷业 
赵农教授的民艺教学观——兼谈我的民艺理论学习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张西昌 
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YSXLL-202101。
赵农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艺术设计史论家,其所著的《设计概论》和《中国艺术设计史》为学界所广知。在以古代工艺美术为主体研究对象的学术框架下,赵农教授结合日本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对陕西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经年累月的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赵农 民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教育 艺术学理论 
立场、面向与路径——赵农教授民艺研究的视角及理念探析
《民艺》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张西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日本民艺学的启蒙下,中国民艺学蹒跚起步。以原有的民间美术研究为底盘,中国民艺学在诸多学科的交融互鉴下探索着自身特色。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了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系统学习的赵农,毕业后回到西安,借助艺术设...
关键词:民艺 民生 手工艺 工业化 现代化 
时空观念与生活艺术:以蒲城木版图画为例被引量:1
《民艺》2023年第2期91-95,共5页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SXLL-202101。
木版图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常见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精神性表达和审美诉求功能,也具有支撑生活实用功能的基础作用。但由于木版图画研究多侧重于年画形式,故而也导致了在木版图画的文化理解中偏于视觉化艺术审美和精英式精神解读...
关键词:木版图画 陕西蒲城 民众生活 年俗节庆 文化空间 
民间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指向——从《和阳村柳条簸箕》谈起
《上海艺术评论》2022年第6期63-65,共3页张西昌 
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YSXLL-202101)研究成果。
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彼此更迭的宏大背景中,生存角度的手工技艺必然走向灭失,而其知识系统中的艺术要素则会侧重凸显,成为向上浮动并适时调整的新型人文质素。《和阳村柳条簸箕》是陕西省合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史耀增于2017年10月出版...
关键词:退休干部 手工技艺 灯下黑 艺术要素 手工艺 文化馆 陕西省合阳县 簸箕 
材艺合美——《物我合一:传统琢玉工艺审美研究》读思
《民艺》2022年第5期136-138,共3页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SXLL-202101。
玉是最能集中显现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及价值观念的物质文化体系,因此,探究玉文化生成与创造者及受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认知玉文化的切实路径,《物我合一:传统琢玉工艺审美研究》即是着力于此的一本新著。本书显现了这样的价值:从人与物的关...
关键词:玉石 材料 工艺 审美 
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解析被引量: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66-71,共6页张西昌 
血社火作为乡土社会中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游艺活动,在数百年的传承历程中,深受地方民众的珍视与养护。其存续的核心内力在于该民俗别样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功能,尤其作为隐形系统的文化功能,是该民俗能够保持强韧生命力的要核。血社火民俗...
关键词:血社火 乡土民俗 文化功能 非遗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