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琵琶演奏衬词琵琶曲练习方法艺术特点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北方音乐》《艺术评鉴》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琵琶演奏在戏曲中的运用与艺术特点被引量:3
《北方音乐》2020年第23期52-54,共3页李洁 
琵琶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拨弦类的乐器,不仅能够进行独奏,也可以进行伴奏和合奏。现在,琵琶演奏在戏曲演唱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琵琶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后来通过西域传到中原地区内,如今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琵琶分为...
关键词:琵琶演奏 戏曲 艺术特点 戏曲伴奏 
浅谈琵琶演奏技巧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20年第14期94-96,共3页李洁 
琵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堪称"弹拨乐之王"。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其源远流长,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具备独特的乐器魅力。尤其是琵琶在演奏时,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与音乐表现能力,深受大众喜爱并传承至今。本...
关键词:演奏技巧 琵琶发展 传承 创新 
筋骨有力、气韵生动——浅析琵琶曲《千章扫》与草书艺术的内在联系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20年第14期57-58,共2页李洁 
中国的传统音乐与书法艺术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在艺术表现形式及所呈现的艺术美感上有很多共通性。《千章扫》这首乐曲是作曲家从中国草书的动态美获得创作灵感,无论是演奏技法、气息气韵的运用、节奏的急徐变化,还是力度强弱、刚柔浓...
关键词:《千章扫》 草书艺术 气息气韵 技法演奏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的演奏要点与艺术特色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18年第24期95-96,共2页李洁 
琵琶武曲中《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两首最为经典的曲目,两百年来,流传甚广。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习的不同,演变出众多版本。本文以刘德海先生演奏谱为例,介绍两首曲目的背景、创作特点、演奏要点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演奏要点 艺术特色 
山西民间戏曲音乐中的弹拨乐研究
《黄河之声》2017年第22期144-145,共2页李洁 
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山西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为梆子腔的同宗。它们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
关键词:山西戏曲音乐 器乐音乐伴奏 弹拨乐 
琵琶曲《乐舞图》中的“乐”“舞”相融
《北方音乐》2016年第24期60-60,80,共2页李洁 
琵琶曲《乐舞图》是罗永晖创作于2012年的琵琶二重奏。他以唐代文物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乐舞图”为灵感而创作。本文将通过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及演奏方法、以舞蹈为灵感的“乐”“舞”相融三个方面入手,展现这首乐曲与舞蹈之间的...
关键词:音乐结构 演奏方式 乐舞相融 
祁太秧歌的特点及形态研究被引量:2
《黄河之声》2016年第19期108-109,共2页李洁 
2015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晋中民歌研究>研究成果(2015032)
祁太秧歌,又称太谷秧歌。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和祁县以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戏曲艺术。其表演以当地的民间生活为表现内容,唱腔的特点在整个民族音乐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当地人民创作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祁太秧歌的调式音...
关键词:祁太秧歌 特色 调式音阶 节奏结构 唱腔衬词 
沁源民歌的发展及形态研究
《黄河之声》2015年第15期110-111,共2页李洁 
山西省沁源民歌是山西地方民歌曲种之一,在当地也称"沁源小调",沁源民歌更多的是一种民间生活的体现。本文则对沁源民歌的发展以及形态方面的具体研究,使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沁源民歌。
关键词:沁源民歌 发展 艺术形态 调式 结构 衬词 
揉弦在琵琶演奏中的实际运用
《黄河之声》2014年第16期57-58,共2页李洁 
琵琶艺术发展至今,左右手技法已有几十种之多。而左手的揉弦技巧则是琵琶演奏艺术的灵魂。科学的掌握以及练习揉弦可以在美化音色的同时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使乐曲更有渲染力。
关键词:揉弦 练习方法 实际运用 
论练习曲在琵琶学习中的重要性
《黄河之声》2013年第16期57-58,共2页李洁 
琵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的技术不断被发现,但新的技术并不一定就是高级技术,恰恰是基础教学中所必备的内容。许多学生在初学琵琶时,容易急于求成,一味的以学习更多的乐曲以及过更高的级别来作为衡量学习水平的标准。从而忽略了...
关键词:练习曲 琵琶学习 练习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