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俊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南北地震带上地幔地震波地震带成象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华北地震科学》《华南地震》《地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科学发展动力学模型与学术带头人培养被引量:1
《华南地震》1991年第4期83-89,共7页杜志俊 钱效魁 王彦宾 
本文将物理学上力学系统的运行与科学发展进程进行对比,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学术带头人队伍现状及进一步发展应解决的问题。 科学发展能力可近似为三种基本力。本文针对地震系统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科学发展动力学模型 学术带头人 地震系统 科研创造力 
南北地震带北段上地幔速度结构成象(Ⅲ)—应用和结果被引量:3
《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第1期1-8,共8页王周元 姚政生 杜志俊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根据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得出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发现在该区上地壳存在三个近东西向的低速条带,其空间展布与该区内现今活动构速基本一致;上地幔速度分布显示在该区似有平行的北东和北西向低速条带相互穿插,总体呈现网...
关键词:地震 地震波 上地幔 速度结构 成象 
南北地震带北段地震二维速度结构—ART方法的分辨率和解的精度
《华北地震科学》1990年第4期56-63,共8页杜志俊 王周元 
地震学联合基金
本文详细讨论了使用Pn波走时对南北地震带北段上地幔结构成象ART算法的分辨率和解的精度问题。分析了包含在实际资料中影响解精度的两大因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指出在该地区使用Pn波的可分辨尺度极限为25km。在分辨与方差合理...
关键词:地震带 速度结构 ART法 上地幔 
甘肃东部地区Q值的分布(一)
《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第2期16-21,共6页张诚 杜志俊 付印发 
本文在假定地球介质为粘弹性的基础上,测定和分析了东经103°以东的甘肃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由(?)和(?)功率谱计算的地震的平均Q值为126,低值区平均Q值为58。海原及礼县Q值较高,其平均Q值分别为194和957,迭部Q值较低...
关键词:Q值 地震波 分布 介质 品质因子 
南北地震带北段上地幔速度结构成象(Ⅱ)——数值模拟计算被引量:1
《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第1期12-18,共7页王周元 姚政生 杜志俊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用代数重建法对南北地震带北段上地幔进行速度结构成象的数值试验的具体步骤及其结果,指出在目前地震台网布局及观测精度下,用研究区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可以得到较好的成象结果。在反演计算中,地...
关键词:地震带 上地幔 速度结构成象 
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分层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二维CT成象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1990年第1期27-34,共8页王周元 杜志俊 姚政生 
南北地震带北段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震活动带,详细研究其深部构造特征,对地震预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1976—1987年甘肃、宁夏、青海、内蒙西部,四川北部五省地震台网积累的大量清晰P_n走时资料。用四层地壳分层模型,ART方法...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 地壳结构 地震活动带 深部构造 地震台站 上地壳 地震台网 地方震 上地幔 低速带 
THE MEASUREMENT ON VISCOSITY Q VALUE USINGP-WAVE OF LOCAL EARTHQUAKES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滇西地区近震(?)波的粘性 Q_α值测定
《地震研究》1989年第1期81-90,共10页杜志俊 
本文使用云南滇西地区、红河断裂带北段1984——1985年由PDR-2数字事件记录仪记录到的84张地震记录图,按文献〔4〕中所述的理论和方法,用直达(?)波资料计算了该区的分区粘性多Q_α值,初步结论是:整个场区内介质粘弹性可用非线性体去近...
关键词:P波 Qα值 地震预报 红河 断裂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