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友

作品数:43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席勒审美教育美学美育文饰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晋阳学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宋江的立场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杨家友 
宋江的追求与梁山起义军的追求相一致,宋江的替天行道主张迎合了从下层民众到高级官吏共同的忠君思想,而且归顺封建王朝是封建时代的合法性或时代正义的体现,所以,"投降派"不适合、不能也无法定性宋江及梁山起义军的行为。
关键词:宋江 投降派 农民起义 
蔡元培的广告活动及其意义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杨家友 王俊超 
蔡元培一生中从事了很多的广告活动,主要包括"序跋"广告和报刊广告。其广告活动的主要特征就是现代广告学中的名人效应,其广告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学会、学人、艺术家和革命报刊,广告活动的目的是推荐相关优秀人才,推荐的基本准则是对国家...
关键词:蔡元培 广告活动 名人效应 
黑格尔论服装被引量:1
《服饰导刊》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杨家友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服装是美学理念显现的一种方式,而理念又是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的产物。绝对观念经逻辑哲学和自然哲学阶段辩证发展到精神哲学阶段,精神的现实化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过程,精神和美的显现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统...
关键词:观念 理念 精神 服装 
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五点质疑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5-40,共6页杨家友 王俊超 
只有明确了"国"是什么和"国"在哪里,才能知道如何爱"国"及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下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认知上的模糊性、情感皈依上的虚无性、实践上的狭隘性等诸多问题。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该体现在人的道德实践中的奉献精神...
关键词:  自由意志 爱国主义教育 
论孝的美学意蕴被引量:1
《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杨家友 郭远静 
孝的美学意蕴随着孝的内涵的变化而变化,孝的内涵又随着主体对孝的理解和践履的变化而变化。孝的起源和归宿都是"道",孝源于"道"的现"象",经由孝道合一、分离、复归的发展演进,孝的美学意蕴也呈现为从自然生成的本真之美到人为的世俗美...
关键词:   
当代美学呼唤精神的回归
《晋阳学刊》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杨家友 
2009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课题"伦理美学研究"(0902083C);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当代美育功能有限性的原因探究"(2010B446)
精神的缺失或去魅是当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美学作为追求审美价值的学科与精神密不可分,呼唤精神的回归成为当代美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因为精神的内涵中包孕了美学的意蕴,美学追求的理性、自由、主体性等价值只有建立在精...
关键词:精神 美学 实体 
再论孝的起源被引量:1
《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5-9,共5页杨家友 郭远静 
"孝"的起源问题可以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两种途径的追问。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孝"源于长幼之间的自然天伦,这种自然伦常情感在意识中逐渐形式化就积淀为"理","理"的践履就是人们所遵循的"道",行之有"道"就有"得",并体现为"德",这种"德"在长...
关键词:     
有尊严的生活: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48-52,共5页杨家友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课题"伦理美学研究"(项目编号:0902083C);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当代美育功能有限性的原因探究"(项目编号:2010B446)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人民有尊严的生活"的前提必须明确尊严的内涵及其具体体现。事物的边界和本性就是事物自身的"尊严",人的尊严就是人的基因所决定的人权和自由,主要表现在抽象的人格及具体的意志两个方面。人的意志通过自身占有的财物以及保护财物...
关键词:尊严 人格 意志 
老子自然意蕴的再探讨
《哲学分析》2011年第4期42-55,196-197,共14页杨家友 
"2009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伦理美学研究"(项目编号:0902083C)的阶段性成果
学术界在阐释老子的自然观念时出现了同义反复和循环定义等逻辑问题,这源于对自然意蕴缺乏深入地批判和反思,只是把自然当作形容词或抽象的名词去分析。《道德经》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自然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及其社会,因此自...
关键词:自然  现“象”  
论自然的真理性——兼论“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性
《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杨家友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09YJC880094)
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自然的...
关键词:自然 仰望星空 "两型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