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贵

作品数:25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林蛙中国林蛙蛙类养殖回捕林蛙蝌蚪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村科技》《东北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林蛙(蛤士蟆)的回捕和蛙油剥取方法
《农村科学实验》2003年第9期29-30,共2页王宝贵 
蛤士蟆除了在夏季陆地生活很难捕捉以外,春、秋、冬三季均可回捕。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禁止春季回捕,因为春季正值蛤士蟆的繁殖季节,这时捕捉,等于杀鸡取卵,破坏了蛤士蟆的生态繁殖,为此,主要回捕时间是秋季和冬季。
关键词:中国 林蛙 蛤士蟆 回捕技术 蛙油 剥取方法 生活习性 趋光原理 
封沟养蛙如何加大昆虫密度
《农村科学实验》2003年第4期34-34,共1页王宝贵 
长白山林蛙是异养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分,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方能养活自已和获得生命必须的能源。
关键词:长白山林蛙 封沟养殖 人工繁殖 昆虫密度 昆虫铒料 蜜源植物 灯光诱虫 
蛤土蟆抱对的生理机制及其利用
《农村科学实验》2003年第3期29-29,共1页王宝贵 
人们在春天的水泡中,常常可以看到蛤土蟆的雄性爬跨在雌性的背上,前肢靠近雌蛙的腋下,借助于婚垫的作用,紧紧地抱住雌蛙的前腹,后肢收拢在雌蛙的背上,这种交配方式叫抱对。抱对时,雌雄蛙的四肢和躯干浸没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
关键词:人工养殖 蛤土蟆 生理机制 抱对 
科技示范区为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样板
《吉林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54-56,共3页王宝贵 胡吉成 
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是持续农业的三大战略目标。遵循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在全省四大生态区内设立了25 个科技示范区和科技园区,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形成...
关键词:科技示范区 持续农业 样板 农业 
科技示范区为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样板
《农业科技管理》1998年第9期21-23,共3页王宝贵 胡吉成 郝忠凤 
我国已将可持续农业列入21世纪议程,并结合多生态区域,加以实施。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是持续农业的三大战略目标。在吉林省科委、省开发办的组织和支持下,遵循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在全省4大生态区内设...
关键词:持续农业 科技示范区 农业发展 中国 
中国林蛙种蛙的选优和冬眠贮存
《中国农村科技》1998年第11期25-26,共2页王宝贵 王建军 付立中 
生物都具有繁殖的本能,其特点便在于能产生自己相似的个体,体现出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因此选择优良的蛤上蟆作种蛙对于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关键词:青蛙 林蛙种 蛤土蟆 冬眠贮存 良种 优选 
中国林蛙的繁殖产卵及其管理
《中国农村科技》1998年第3期25-25,共1页王宝贵 
在春季的水泡中,可以看到蛤士蟆的雄蛙爬跨在雌蛙的背上,前肢靠近雌蛙的腋下,借助于婚垫的作用,紧紧地抱住雌蛙的前腋,后肢收拢在雌蛙的背上,这种交配方式叫抱对。
关键词:中国林蛙 繁殖 产卵 管理 
人工封沟养殖林蛙的若干技术(续)
《中国农村科技》1998年第2期26-27,共2页王宝贵 王建军 付立中 
二、根据林蛙的繁殖和生长特点,修好“三池” 在我省东部山区,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林蛙冬眠后复苏,出河交配,多在静水的边缘、水深10-40厘米处产卵,卵入水24小时后,急剧膨胀,浮在水面,接受太阳能,促进胚胎发育。为此,在林蛙产卵前,选择...
关键词:蛙类养殖 林蛙 人工封沟养殖 
人工封沟养殖林蛙的若干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1998年第1期27-28,共2页王宝贵 王建军 付立中 
我省人工封沟养殖林蛙始于八十年代初,近几年来,封沟养蛙的个体和集体骤然增长。浑江市对76个养蛙专业户进行收入调查,1991年自报户均收入3321元,最高的达几万元。由此看来。
关键词:蛙类养殖 林蛙 人工封沟养殖 
中国林蛙的品种和经济价值被引量:1
《中国农村科技》1997年第12期26-27,共2页王宝贵 
中国林蛙的祖籍可以追朔到西伯利亚的勒拿河流域一带。由于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林蛙被迫迁移,而逐渐形成欧洲林蛙、日本林蛙、朝鲜林蛙和中国林蛙等几个种群。 两栖动物的林蛙具有营养生长(亦称肥育期)和繁殖生长(亦称繁殖期)不在同一...
关键词:蛙类养殖 中国林蛙 品种 经济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