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扬

作品数:3被引量:4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三角洲沉积物源晚第四纪晚第四纪地层锆石U-PB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古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沉积物源特征及其对季风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13年第6期853-863,共11页王扬扬 范代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76016;4127604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0072110004);中国地质调查局海保工程专项(编号:GZH2011002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联合资助"第12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
物源分析可以反演河流系统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长江三角洲现代、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3个代表性时代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组合、锆石U—Pb年龄谱系等分析,以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江三角洲...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物源分析 重矿物 锆石U-Pb年龄 冰期-间冰期 夏季风 
长江流域岩体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物源示踪意义被引量:1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5期97-118,共22页王扬扬 范代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16;4083010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072110004);中国地质调查局海保工程专项(GZH201100203);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MG2009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物源精细示踪是当前单矿物颗粒微区分析技术运用的重要领域。长江流域因面积巨大、源岩构成与分布非常复杂,充分掌握流域内岩体锆石U—Pb年龄等微区分析信息成为精细物源示踪的关键。在系统搜集与分析近十年来发表的长江流域内岩体锆石...
关键词:锆石 U—Pb年龄 Hf同位素 物源分析 长江流域 
长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进展被引量:32
《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第5期515-528,共14页范代读 王扬扬 吴伊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中下游新生代沉积物源示踪及其环境演化意义"(编号:4083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冰后期长江水下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古环境研究"(编号:4107601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长江河流沉积物物源示踪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编号:20090072110004)资助
近期物源分析方法发展较快,包括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分不同粒级组分或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粒级组分进行物源分析逐渐代替了全样分析法,物源示踪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长江作为连接青藏高...
关键词:长江 物源分析 源—汇系统 水系演化 边缘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