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

作品数:10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勘探系更多>>
发文主题:油气藏储集层断陷盆地晚中生代次生孔隙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质》《沉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被引量:15
《沉积学报》1999年第4期591-595,共5页李捷 王海云 
黑龙江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19980 7
次生孔隙在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J3-K1储层中占有很大比例,主要类型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胶结物内溶孔和裂缝等。通过对二连、海拉尔、松辽等东北主要含油气断陷盆地储层次生孔隙的研究,总结出其形成机制主要有四种:1与泥岩...
关键词:断陷盆地 储层 次生孔隙 晚中生代 油气藏 
松辽盆地深层储层砂岩成岩岩石学特征被引量:7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4,共4页李捷 王海云 张文宾 方立敏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砂岩的成份是影响成岩强度和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衍射分析等先进技术,分析了影响深层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强度的原始沉积颗粒及杂基组分,研究了由此因素所控制的深层储层砂岩最终物性的胶结物、胶结类型、...
关键词:深层 砂岩 胶结物 成岩序列 储集层 松辽盆地 
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J_3—K_1储层孔隙组合特征及孔隙结构类型被引量:1
《世界地质》1998年第3期28-31,共4页王海云 李捷 
论述了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J3-K1储层的孔隙组合特征及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砂岩储层的孔隙组合为5种类型:正常粒间孔及缩小粒间扎组合;正常粒间扎及粒间扩大溶孔组合;粒间扩大溶孔及铸模孔组合;粒内溶孔及胶结物内溶孔组合...
关键词:储层 孔隙组合 孔隙结构 断陷盆地 油藏 
东北含油气盆地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被引量:9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5-8,共4页王海云 李捷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大庆石油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次生孔隙在东北含油气盆地深部储层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对二连、海拉尔、松辽等东北主要含油气盆地储层成岩和孔渗资料研究,总结出其次生孔隙形成机制主要有4种:1)与泥岩有机质热演化有关;2)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滤作用有关;...
关键词:东北 含油气盆地 次生孔隙 储集层 油气藏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被引量:4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66-170,共5页王海云 李捷 
详细讨论了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物性影响因素。认为压实作用和粘土矿物对孔隙空间的充填作用是导致杨大城子油层物性差的主要原因;杨大城子油层的储层类型主要为低孔、特低孔微渗储层(盖储层)和中孔、...
关键词:朝阳沟油田 油层 储层类型 孔隙结构 油田 
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J_3-K_1地层砂岩成岩作用特征被引量:4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1-4,共4页李捷 王海云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攻关项目
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J3-K1地层砂体,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能否成为优质储集体,成岩作用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二连、海拉尔、松辽、延吉等含油气盆地J3-K1砂岩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了压实和胶结作用使...
关键词:晚中生代 断陷盆地 成岩作用 砂岩 油气勘探 
东北含油气盆地J_3──K_1储层类型及其特征被引量:4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56-160,共5页李捷 王海云 周书欣 王东坡 
东北含油气盆地J3-K1储层可以分为砂砾岩储层和特殊储居两大类,并以中、低孔低渗透为特征。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裂缝或裂隙、溶蚀孔洞是控制特殊储层物性,尤其是特殊储层渗滤能力的主要因素。水下冲积...
关键词:油气藏 储集层 类型 含油气盆地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单井产能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3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61-165,共5页王海云 李捷 
以朝阳沟油田生产试验区为例,论述7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单井产能的控制因素:油藏地质条件和油气层损害。油藏地质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单井产能的大小。
关键词:油井产能 油层损害 油田 油层 控制因素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异常高压与裂缝的关系被引量:14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138-145,共8页李捷 王海云 
通过对“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是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较详细地探讨了青山口组泥岩异常高压裂缝的形成及其在目前地层条件下所保持的状态。
关键词:异常高压 裂缝 泥岩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成因分析被引量:10
《世界地质》1995年第3期52-56,共5页李捷 王海云 张文宾 
青山口组泥岩地层中的裂隙成因主要争论在于构造缝是否存在,是否起主导作用。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作用造成了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既有成岩收缩缝,又有异常高压缝。
关键词:青山口组 泥岩 裂缝 成因 油气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