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玲

作品数:15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平流层环流气候变化北半球臭氧总量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气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沿120°E中纬度对流层—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及与臭氧变化的联系被引量:1
《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第4期445-452,共8页葛玲 赵远东 宋连春 
"九五"国家"短期气候预测研究"项目;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资助
利用1958~1995 年海拉尔、沈阳、南京三地区地面至30 hPa 标准层月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近40 年沿120°E、30°~50°N 区域气候变率随高度、纬度和季节的分布特征,前、后两个20年气候变率的变动及其与亚...
关键词:对流层 平流层下部 气候变化 臭氧变化 中纬度 
拉萨和南京大气层下部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联系被引量:2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663-670,共8页葛玲 赵远东 梁佳兴 宋连春 
"九五"国家"短期气候预测研究"项目;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资助
利用1958~1995 年拉萨、南京地区地面至30 hPa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主体东部的拉萨地区上空若干气候特征以及月、季、年平均气候变率随高度分布特点,并与同纬带长江三角洲的南京地区作了比较。还...
关键词:南京市 气候变化 臭氧总量 大气层 环境因子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场“递归分解”的容比变化及其气候意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338-345,共8页葛玲 赵远东 潘闻天 刘桂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递归分解”方法的逆向算法,提取了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区57 个格点 1951年 1 月~1997 年 12 月逐月海温月际变差值序列动力演化的“容比”特征,据此揭示了海温场的年代际尺度气候变化,并讨论了它与 E N S O 循...
关键词:赤道 东太平洋 逆向递归分解 容比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上空温度场低频变化的垂直结构及其与热带海气的相互关系被引量:2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677-684,共8页葛玲 曾明剑 宋连春 
采用一点相关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对流层-平流层下部温度场低频变化的垂直结构,指出了最大负相关层的高度和强度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与高原北部格尔木和我国东部(120°E、30~50°N)区域作了比较。从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
关键词:青藏高原 温度场 低频变化 垂直结构 环流 海气 
南极对流层-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被引量:12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47-53,共7页葛玲 梁佳兴 陈毅良 
<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项目资助
利用南极16站30余年地面至30hPa10层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资料,采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研究了南极对流层至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特征,并讨论了平流层(对流层)气候变化与南极臭氧总量(南半球500hPa...
关键词:南极 对流层 平流层 气候变化 臭氧总量 
南极气候变化的季节特征被引量:7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393-398,共6页葛玲 梁佳兴 
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资助
利用1962~1993年南极16站地面至30hPa10个标准层上月平均温度、南极臭氧总量以及2800MHz太阳通量资料,采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研究了各季中月南极诸高度气候的线性趋势变化、熵谱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显示...
关键词:南极 气候变化 季节特征 
赤道地区纬向风系与ENSO事件的联系被引量:1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290-296,共7页葛玲 
国家气象局<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项目
利用AtuonaMarquesasIs(9.48°S,139.2°W)站对流层最大西风层(150hPa)和最大东风层(850hPa)纬向风异常值的差值,构造了赤道中、东太平洋Walker环流强度指数Id。并对Id、平...
关键词:赤道地区 环流 纬向风系 厄尔尼诺事件 
北半球冬季30hPa遥相关型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被引量:2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523-529,共7页葛玲 假拉 
"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资助项目
利用1957/1958~1990/1991年共34年冬季资料,采用一点相关法,研究了30hPa11~2月各月平均高度场遥相关型及其强度指数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它们的天气动力学意义,并举例说明了他们与后期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关键词:冬季 遥相关型 强度指数 气候异常 
北半球早春30hPa遥相关型特征、起因及其与赤道海温异常被引量:4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337-343,共7页葛玲 贾子冰 
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资助项目
根据1958~1991年资料,用一点相关法得到了3、4月北半球30hPa月平均高度场遥相关型,研究了它们的指数特征、起因及其与后期赤道东太平洋厄尔尼诺事件的联系。
关键词:遥相关型 强度指数 臭氧总量 海温异常 大气环流 
北半球30hPa环流春季转变过程的诊断研究被引量:6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第3期306-313,共8页葛玲 郭树军 
利用1965—1986年30hPa 逐日高度、温度资料和月平均臭氧资料,对环流的春季转变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50°N 以北极冠地区高度场涡动方差 E 指数小于4×10~4(dagpm)~2的初日可以作为30hPa 自然天气季节进入春季的近似度量;冬末...
关键词:北半球 平流层 环流 转变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