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平

作品数:14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耕作制度水稻土稻作制红壤性水稻土地下水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土壤》《土壤通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土壤》2006年第4期396-399,共4页蔡燕飞 章家恩 张杨珠 胡瑞芝 袁正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27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0274;032246)资助。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比较3种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总量、有机无机复合状况、腐殖质结合形态、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光学性质和总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泡制度比水旱轮作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总量、重组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量...
关键词:稻作制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有机质 
湖南主要类型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第6期693-697,共5页张杨珠 廖继佩 李法云 黄运湘 胡瑞芝 袁正平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 ( 95 0 0 10 10 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培养试验 ,应用Silva和Bremner方法 ,研究了湖南省主要类型稻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该省主要类型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为 141~ 35 3mg·kg-1,平均为 2 72± 6 7mg·kg-1,占土壤全N的 11....
关键词:湖南 类型 稻田土壤 固定态铵含量 影响因素 
稻作制有机肥地下水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第6期394-397,共4页荣湘民 袁正平 胡瑞芝 朱红梅 黄运湘 周清 张杨珠 肖永兰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97B024);并得到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开放实验室资金资助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和长期定位模拟试验,研究了稻作制、有机肥、地下水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甲烷的排放规律4种稻作制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早、晚稻均以分蘖期甲烷的排放速率最大,以后逐渐减少。4种稻作制中...
关键词:稻作制 有机肥 地下水位 稻田 甲烷排放 大气污染 
地下水位与有机肥及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5期346-349,共4页荣湘民 袁正平 胡瑞芝 朱红梅 黄运湘 周清 张杨珠 肖永兰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97B0 2 4 )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
采用长期定位模拟试验研究了地下水位、有机肥、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 ,早稻高量绿肥低水位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速率高于常量绿肥低水位处理 ,晚稻则相反 ;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 ,早稻高量绿肥低水...
关键词:稻田 甲烷排放 地下水位 有机肥 水分管理 
耕型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铜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被引量:1
《土壤通报》2000年第5期210-212,共3页张杨珠 刘学军 李法云 黄运湘 周清 袁正平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7JJN 0 71)
对湖南省 1 0个有代表性红壤样品进行化学分组测定 .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态、无定形铁态、晶形铁态和残留态铜分别占全铜量的 1 5 2 %、1 1 7%、1 7 2 %和 5 6 0 % .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铜 ,明显高于耕型红壤 ,而晶形态、...
关键词:红壤  化学形态 有效铜 水稻土 
红壤性水稻土甲烷排放规律研究 Ⅰ.不同稻作制模拟小区甲烷排放规律被引量: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72-75,共4页周清 荣湘民 黄运湘 胡瑞芝 朱红梅 张杨珠 袁正平 肖永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项目!(97B0 24);湖南省教委资助!(97B0 24)
为了有效控制稻田甲烷排放量 ,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静态箱技术在模拟池中进行了不同稻作制处理甲烷排放通量动态变化的试验 .结果表明 ,稻田甲烷的年排放总量以稻 -稻 -冬泡制处理最高 ,为 1498.5 2 kg/ hm2 ,稻 -稻 -绿肥制处理居中 ,为...
关键词:耕作制度 水稻土 甲烷 排放规律 红壤 环境保护 
稻作制、绿肥和地下水位对水稻土钾素状况的影响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547-555,共9页张杨珠 袁正平 萧永兰 蒋健容 黄祥华 
采集湖南农学院土壤教研室的不同稻作制、绿肥施用量和地下水位三因子多水平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对其不同形态钾的剖面分布、耕层土壤速效钾的动态变化以及酸提取钾总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稻土 耕作制度 绿肥 水位 钾素 
不同耕作制下水田土壤有机质氧化铁含量的研究被引量:4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年第A06期223-227,共5页蒋健容 袁正平 
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旱土为供试土壤,淹水种稻,进行水田耕作制模拟试验,研究对土壤有机质、氧化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增加是冬泡区>冬绿区>冬油区,但只施化肥的冬泡区有机质增加量少;无定形铁的含量及氧化铁的活化度均逐...
关键词:水稻土 有机质 氧化铁 耕作制度 
不同耕作制对水田土壤有效硅的影响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年第A06期254-259,共6页袁正平 张杨珠 
人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耕型旱地红壤改为不同稻作制后有效硅下降,其顺序为冬油>冬绿>冬泡,淹水植稻期间是前期明显增加,到分蘖末期达峰值,孕穗至始穗期显著下降,以后缓慢继续降低,到黄熟期降到最低值;早、晚稻期间比较,晚稻期明显减少,...
关键词:水稻土 耕作制度 有机质  肥效 
不同耕作制对水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年第A06期260-266,共7页肖永兰 袁正平 
定位模拟和大田试验的结果表明,冬种田过氧化氧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均强于冬泡田·在施肥处理中,除过氧化氢酶外,均为高量绿肥区强·不同地下水位相比则低水位的酶活性强·土壤的磷酸酶含量与土壤pH值和有机磷中的活性部...
关键词:水稻土 耕作制度 有机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