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春凤

作品数:7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絮凝法电絮凝电流强度煤气化废水高浓度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科学学报》《土壤》《中国给水排水》《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浓度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工业水处理》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何玉玲 褚春凤 张振家 
煤气化废水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有毒、难降解等水质特点。从高浓度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的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环节介绍了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应用中...
关键词:煤气化废水 物化预处理 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 
厌氧-好氧间歇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小试研究被引量:7
《水处理技术》2014年第7期89-93,共5页朱蒙佳 吴文华 纪钦洪 于广欣 褚春凤 张振家 
采用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好氧SBR串联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研究各反应段的污染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1 100mg/L,总酚、挥发酚、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0、110、92.22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和总酚、挥发酚、氨氮的...
关键词:煤气化废水 生物降解 碳平衡 降解动力学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微生物及工艺开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8期1569-1588,共20页李玉友 褚春凤 堆洋平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挑战性萌芽研究(No.21651027)~~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如何确保稳定、持续、高效的产氢率成为生物制氢研究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产氢发酵微生物、产氢菌种的构建、产氢反应器及厌氧发酵产氢工艺的最新研究状...
关键词:产氢发酵微生物 接种物预处理 产氢反应器 高温氢发酵 两相循环工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厌氧反应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被引量:17
《净水技术》2009年第5期64-66,共3页孙绪顺 褚春凤 李春杰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厌氧反应系统中重要的指标,准确地了解各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是确保厌氧发酵反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对比传统测定方法本实验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甲酸、乙酸、丙酸、正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方法。...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 挥发性脂肪酸(VFA) 厌氧反应系统 
高岭石–甲醇夹层复合体的合成及其特性被引量:2
《土壤》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吴德意 孔海南 褚春凤 
以水合联胺,10 mol尿素水溶液及甲醇先后与高岭石反应,合成了晶面间距为1.0 nm的高岭石甲醇夹层复合物。复合物不太稳定,在常温下 (约放置72 h) 或1050C加热下 (2 min)晶面间距收缩为0.85 nm。于2000C加热时,晶面间距进一步收缩为0.79 n...
关键词:高岭石 甲醇 夹层作用 晶面间距 IR图谱 
FISH法作为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管理指标的可行性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第2期192-195,共4页褚春凤 孔海南 片岡直明 
以高浓度厌氧消化污泥为对象,进行FISH、MPN和产甲烷活性的测定实验.FISH分析得到,厌氧消化污泥中古细菌、嗜乙酸产甲烷菌和嗜氢产甲烷菌占全菌数的比例分别为30%~70%,18%~28%和15%~43%,菌数测定结果FISH法高于MPN法.研究表明,FISH法可...
关键词:FISH法 MPN法 高浓度消化 菌数 产气活性 
电絮凝法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磷被引量:20
《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冯爽 孔海南 褚春凤 郭能吉 
 探讨了电解时间、电极间距、原水磷浓度、原水pH值、食盐投量等因素对电絮凝法除磷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除磷反应为零级反应,曝气可提高磷去除率为10%左右,为节约能耗应将电极间距控制在1.5~2.0cm的范围内,电解6min后...
关键词:电絮凝 除磷 能耗 电流强度 水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