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定强

作品数:21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金属间化合物FEAL超塑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金属热处理》《材料研究学报》《电子显微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增强体颗粒尺寸对SiC_p/2124Al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342-346,共5页郦定强 洪淳亨 
利用常规静态单向拉伸技术,研究了SiC颗粒尺寸对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得的SiC颗粒增强2124Al合金(SiCp/2124Al)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体积比为20%的条件下,SiC颗粒尺寸在0.2~48μm的范围内变化,无论室温还是300℃,材料的变形行为和...
关键词:铝合金 复合材料 变形行为 碳化硅颗粒 增强体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变形行为被引量:3
《材料工程》1998年第10期11-14,共4页郦定强 孙宝德 刘毅 林栋梁 
对Fe-36.5at%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高温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在600~1000℃范围内,这种FeAl合金的延伸率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在1000℃时延伸率最高,达115%。经透射电镜分析,该合金高...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位错 高温 铁铝 
钛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材料工程》1998年第9期14-17,共4页郦定强 林栋梁 徐芸 
探究了钛元素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和1100℃大气环境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过程通过增重法测定,氧化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和扫描电镜等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加钛和未加钛Fe-36.5Al...
关键词:FEAL 金属间化合物 氧化动力学 
大晶粒FeAl合金超塑性变形的显微组织演变和变形激活能被引量:6
《金属学报》1997年第9期897-902,共6页郦定强 林栋梁 刘俊亮 刘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71064
本文对大晶粒Fe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其超塑性变形激活能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是一个晶粒变形、内部形成亚晶界、进而亚晶界向晶界转换,从而使晶粒得以细化的过程Fe-36.5Al,Fe...
关键词:超塑性 显微组织 晶界 变形激活能 FEAL 
Cr对FeAl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材料工程》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郦定强 林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加入 5 at% Cr和未加 Cr的 Fe- 36 .5 at% ,两种合金的组织差别 ,以及温度对两种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 ,Cr能改善除 5 0 0℃左右时合金的塑性以及除室温时合金的屈服强度 ,Cr在大多情况下改变了合金的断...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铝合金 
温度对FeAl合金拉伸力学性能和断裂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机械工程材料》1996年第6期5-7,57,共4页郦定强 孙宝德 林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从室温到1000C范围内,温度对二元及含Cr或Ti的Fe-36.5at.%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Fe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温度在500~700C范围。5at.%Cr对FeAl合金的塑性和高温强度的提...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FEAL合金 力学性能 温度 拉伸断裂 
大晶粒含钛Fe-36.5Al基合金的超塑性研究被引量:9
《金属学报》1996年第4期417-422,共6页郦定强 刘毅 单爱党 林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过对未加Ti及加有不同量Ti的Fe-36.5Al(原子分数,%)基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的研究,发现加Ti的合金在900—1000℃,初始应变速率为2.08×10 ̄(-4)-8.33×10 ̄(-2)s ̄(-1)范围内比...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大晶粒 超塑性 铁铝合金 
室温应变速率及Al含量对FeAl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材料科学与工艺》1996年第2期1-5,共5页郦定强 林栋梁 单爱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初始应变速率在1.39×104~6.95×10(-1)S(-1)范围内Fe-36.5Al和Fe-40Al的室温拉伸性能,结果发现,应变速率对FeAl合金室温下的断裂延伸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应变速率 力学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FeAl超塑性变形中的位错特征被引量:5
《金属学报》1996年第3期225-230,共6页刘毅 郦定强 林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FeAl超塑性变形后的位错组态。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中原始大晶粒被亚晶粒分割,亚晶界对亚晶粒内部位错的吸收导致亚晶界向小角度晶界演化.同时,亚晶粒又可再次被亚晶界分割,重复上述演...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超塑性 位错 晶界 铁铝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中的小角度界面位错
《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第6期417-420,共4页刘毅 郦定强 林栋梁 陈世朴 洪建明 赵晓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弱束成像技术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FeAl超塑性变形后的小角度晶界位错特征,发现一种由(110)型位错构成的小角度晶界,分析了其形成机理,讨论了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小角度晶界 位错 铝化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